水资源日益紧张,关于如何高效利用有限水资源的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江苏省采取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节水策略。
江苏省水资源现状堪忧
江苏省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水资源状况不尽如人意。该省的人均水资源量,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工农业的用水需求,显得较为匮乏。这一现实情况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保护水资源和合理利用的必要性。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关键资源,与国家的经济、民众生活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基于这一背景,江苏省推进节水型产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紧迫。
多部门联合发布实施方案
江苏省发改委、水利厅、工信厅、住建厅和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了《江苏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该方案于2023年12月5日被扬子晚报网报道。方案具体列出了20项关键任务,旨在通过跨部门协作加快节水产业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为江苏节水产业确立了发展路径,提供了动力支持,同时也对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具有显著意义。
过往的法规政策铺垫
江苏省在节水产业规划领域起步较早。2016年,《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正式出台,首次提出促进节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详细说明了具体要求和执行步骤,为节水产业的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江苏省与相关部门协同,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如《江苏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及《江苏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节水管理体系,为节水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节水产业发展的多领域布局
江苏省对节水产业进行了全方位布局。该省致力于追踪全球节水科技的最新进展,以节水产品开发与咨询为主要任务,并主动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等生产活动,并加强节水服务业的发展。在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等多个关键环节,以及节水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均秉持高标准的执行。旨在构建完整的节水产业链,确保工业、农业、城镇生活及节水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节水产业主体得到全面覆盖。
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
科技创新是节水产业迈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核心动力。在江苏,河海大学与宜兴市政府等机构携手设立了节水技术创新研究机构,专注于推进产学研用的一体化进程。近期,相关企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节水技术领域已拥有2086项发明专利、512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826项软件著作权。这些创新成果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模式和动力,新技术及设备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绿色金融服务的助力
江苏省在推动节水产业进步中,绿色金融发挥了核心作用。该省率先实行了“节水贷”这一绿色金融产品,对节水企业及项目给予了显著助力。本年度,江苏省再创新举,试行以取水权为抵押的融资方式,推出了“水权贷”,通过12亿元的低息贷款,助力60余家企业完成绿色转型。这种金融创新激发了众多企业加入节水产业。不知贵地区是否实施了类似节水或环保金融措施?敬请各位对江苏节水产业发展发表个人见解,并请点赞及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