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活动。适逢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临近,福建省及福州市共同启动了“12·5”国际志愿者日系列主题活动。福建省麒麟救援队带来的朗诵表演等节目成为焦点,不仅体现了志愿精神,还彰显了对服务对象的深切关怀,诸多亮点引人注目。
活动拉开帷幕
4日上午,福州市志愿服务宣传片《温暖榕城》标志着活动正式开始。该活动由省委社会工作部和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举办。活动现场洋溢着热烈氛围,吸引了众多志愿者及相关人士的积极参与。福州市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作为举办地,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迎接来自各地的嘉宾。此外,此次活动的举办也受到了众多组织和个人的关注与支持。在民众的期待中,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该活动的启动仪式标志着众多志愿服务交流与展示活动的开始,同时也为后续环节营造了积极的氛围。众多参与者在此目睹了当地志愿服务的成效及发展前景。
服务新就业群体举措
本次活动着重关注了新就业群体的服务。林钦燕,作为该服务项目的志愿者代表,分享了令人动容的故事。她讲述了在晋安区紫阳社区设立“暖新”关爱驿站的经历。这些驿站专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人员提供休息、饮水、加热食物、倾诉和充电等服务。
此举体现了社会对新兴就业群体的关注。福州市此类就业群体规模可观,他们日常劳作既繁重又艰辛。如今,有了此类驿站,他们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生活舒适度有所提升,这充分展现了志愿服务对边缘群体的关爱。
福州志愿服务成果
自今年起,福州在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29万,志愿团体数量达到2.9万个,活动项目发布量高达48万个,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8340万小时。此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举办超过15.3万场,参与志愿者超过75.8万人次,服务群众超过378.5万人次。这些数据令人瞩目。
福州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和服务民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志愿者规模与团体数量均有所增长,同时发布的志愿服务项目亦日益丰富。这些现象反映出福州志愿服务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备,志愿服务已深入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进程。
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福州志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员配置和组织架构均呈现积极进步趋势。加入志愿服务的人数持续增加,壮大志愿者队伍,其规模亦持续扩大。
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已广泛展开。这一进展得益于多方的付出与协助。伴随社会的进步,公众对社会和谐与公益事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福州地区的志愿服务体系构建恰与这一社会潮流相契合,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等方面贡献显著。
未来志愿服务规划
市委社会工作部门负责人在活动中阐述了未来规划。他着重指出,将不断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此举旨在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更有效地应对社会问题。
积极倡导志愿理念,扩大志愿服务范围,优化扶持与保障机制,强化品牌塑造,提升优质服务内容。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平台,使更多人能够稳定地参与志愿服务,推动福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此规划为福州志愿服务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
活动意义与展望
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全面呈现了福州当前志愿服务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作出了具体规划。此举不仅让新加入就业行列的群体体会到了社会的温暖,也使广大民众见证了志愿服务的强大影响力。此外,对于志愿者而言,这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并为他们指明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总体而言,这标志着福州志愿服务领域的关键进展。然而,它也带来了挑战,如如何更有效地执行计划,以及如何吸引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加入。对此,我们向读者提问:您认为提高志愿者参与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并请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