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教职工住宅楼华丽变身:老旧小区改造,群众说了算  第1张

城市发展过程中,老旧小区的改造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以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教职工住宅楼的改造为例,这一项目成为了一个显著的亮点。此举不仅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更新的动态。

改造规划源起

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教职工住宅楼华丽变身:老旧小区改造,群众说了算  第2张

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的教职工住宅楼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宅楼逐渐显现出诸多问题。2024年,它们被纳入包河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项目启动阶段,相关各方迅速采取行动。学校与社区共同肩负起收集居民意见的关键职责。他们与区住建局及设计单位等进行了深入协商,确保居民能够切实参与到居住环境改造的规划过程中。此举凸显了现代城市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关键作用,并有助于确保改造工程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

改造工程内容

改造工程涵盖多个领域。项目负责人卫旭东表示,工程重点包括屋顶防水隔热、雨水与污水分流、道路重修等。这些措施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此外,路灯和监控等设施已升级,增强了小区的安全性。同时,绿化和景观也得到了改善。工程范围涉及18栋建筑,影响471户家庭,总建筑面积达3.15万平方米,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工程的大规模。

居民的获得感

小区经过改造,面貌焕然一新。路面拓宽,新增了众多停车位。其中,机动车位增加了41个,非机动车位增加了71个。居民周荣对此表示满意。以往困扰居民的停车难题得以解决,小区环境亦变得更加赏心悦目。居民们切实体验到了居住环境的改善带来的便利与舒适。这些变化充分展现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初衷。

蜀山区的改造范例

蜀山区在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本年度,该区集中力量对18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涉及122栋楼,受益居民达4196户。在改造过程中,蜀山区严格遵循民主协商的原则。以奥林花园一期的改造为例,居民反映的健身区域面积不足问题得到了及时回应,原定计划据此进行了调整。广场的塑胶地面面积得到了扩大,并增设了休闲桌椅及健身器材。这一举措充分表明,居民的意见在改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对复杂情况

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的沈小郢小区在35年建设后,周边管线经历多次迁移与改造,变得错综复杂。为应对排水难题,区住建局采取多种措施。他们查阅了管线图纸,进行了地下管线探测,并深入社区与居民交流。经过调查,明确了管道布局及排水不畅的成因。随后,他们集中力量疏通了地下管道,并对下游管道进行了改造,显著增强了小区的排水功能。

老旧小区改造意义

观察全局,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具有重大影响。无论是安徽建筑大学北校区教职工的住宅楼,抑或是蜀山区内的老小区。这些改造工程涵盖了从外墙刷新、墙体防水等表面工作,到上下水系统更新、强弱电线路布置等内部工程。改造不仅美化了建筑外观,还优化了内部设施。此举使得老旧住宅焕然一新,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这也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公众普遍关注哪些关键点?期待您的观点、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