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被誉为“AI芯片领军企业”,四个月前已审议通过股份回购计划。然而,截至目前,该计划仍未启动,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回购方案详情
2024年7月26日,寒武纪举行会议,并表决通过了股份回购提案。该公司拟动用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回购所得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并在回购后的三年内完成转让。回购股份的最高价格为每股297.77元,涉及资金总额在2000万至4000万元之间,回购股份数量介于6.72万股至13.4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02%至0.03%,回购有效期为自提案通过之日起的12个月。
截至11月30日,回购计划尚未启动。此现象背后,是公司战略的变动,抑或是资本市场存在特定考量?公众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好奇。
股价近期表现
12月2日,寒武纪公司股价小幅上涨,涨幅为0.18%,收盘价为562.00元/股,总市值达到2346亿元。自年初至今,股价涨幅已超过316%,特别是从9月末至今,股价持续攀升,屡创新高,累计涨幅超过150%。尽管股价表现强劲,但回购计划的推进却未见明显进展。股价上涨是否会对回购计划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股价的迅猛上涨可能源于多方面原因,包括市场对AI芯片领域的积极预期,以及寒武纪在技术上的突破等,然而,这一现象并未推动回购计划的执行。
入选上证50指数
11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外公布,指数样本将进行更新,该调整将于12月13日收盘时刻正式实施。在此调整中,寒武纪公司被纳入上证50指数,而上证50指数也进行了样本的替换,共有5只股票被替换。寒武纪的加入,无疑是对其公司地位的一次肯定。
寒武纪若纳入上证50指数,或许会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关注。然而,这一变动对其尚未启动的回购计划可能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明确。这可能会促进其回购计划的加速执行,亦或继续保持原状。
子公司经营异常
11月25日,安徽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单。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在,注册资本达2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业务,且为寒武纪的全资子公司。由于无法通过注册地址或经营场所与其取得联系,故此被列入异常名录。
寒武纪子公司的运营状况异常,其是否会对公司整体运营造成影响尚不明确。此外,这一状况是否是回购计划未能落实的潜在原因,亦需深入探究。对此,有必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财报相关情况
2024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显示,10月30日,寒武纪公司实现营收1.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4.59%。尽管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1.94亿元,但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累计达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净亏损为7.24亿元,亏损幅度同样有所减少。
根据财务报告,公司收入有所上升,亏损幅度减小,然而损失并未完全消失。这种状况是否与尚未执行回购计划有关?资金紧张可能是阻碍回购计划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实施回购的影响
员工若未参与持股或股权激励的回购计划,其工作热情可能受到打击。同时,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也可能因此降低。关于公司何时将启动回购方案,不仅是股民,员工同样十分关注这一信息。
末尾提出问题,请问大家,寒武纪为何尚未执行其回购计划?期待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我们也希望您能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