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公民法治观念的增强显得尤为关键,宪法这一国家根本法的普及宣传尤为关键。北京市在提升法治意识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据悉,12月2日,北京市司法局宣布,一座全新的宪法宣传教育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此举亦标志着2024年北京市“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的正式开启。
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
2024年12月1日至7日,北京举办了“宪法宣传周”,其核心主题为“积极倡导宪法精神,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反映出北京市不仅重视宪法的宣传推广,还意图通过宪法推动深化改革。在社会持续变革的背景下,运用宪法精神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显得尤为关键。全国各地均强调法治建设,北京市的这一行动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该主题亦将指导宣传周期间所有活动的方向与深度。
启动仪式成果
启动仪式上,活动内容丰富,成果显著。相关负责人公布了2024年北京“宪法宣传周”的具体活动安排、国家宪法日的主题宣传片及宣传海报。这些宣传材料有助于增强宪法宣传周的传播效果。宣传片与海报作为视觉宣传工具,能有效吸引公众关注;而活动安排则清晰告知民众即将举行的宪法相关活动,便于他们参与学习与推广。例如,海报可能在社区各处张贴,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便能够接触到宪法宣传信息。
三大专场活动
“宪法宣传周”期间,三场重要活动引领了宣传高潮。北京市宪法宣传教育基地正式启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专有的宪法学习场所。此外,“我们的法治故事”系列活动和节目录制,通过真实案例让民众体会宪法之威。同时,“宪”在启程伴你同行——北京市宪法宣传地铁列车投入运营,这一公共交通方式覆盖面广,有助于宪法知识的普及。这些活动经过精心策划和投入,预期将显著增强宪法宣传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宪法宣传在七个关键领域得到全面推动。这涵盖了宪法教育在政府机关、校园、企业、社区、乡村、重要公共场所和网络中的普及。公务员在机关内通过宪法学习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履行职责;青少年在校园中通过宪法教育培养正确的法律观念;企业员工则可借助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宪法精神在各个领域的深入传播,有助于提升社会各阶层对宪法的认识与素养。
活动覆盖模式
北京市建立了“3大活动+7重点领域+16区+24家市级普法责任单位”的格局。这一格局实现了宪法宣传的全时、全域、全网覆盖。即从时间、空间和网络等多个角度推广宪法知识。此模式确保了各区居民无论何时都能参与宪法宣传活动,宪法精神得以广泛传播。据预测,全市各区各单位将举办超过5000场宪法主题活动,活动规模可见一斑。
活动启动场景
启动仪式现场设有特别环节,展示了宪法地铁列车宣传视频。该视频让与会人员及更广泛的民众直观体验了宪法宣传地铁列车的独特魅力。随后,与会领导共同开启了2024年北京市“宪法宣传周”的系列活动。最终,众人共同参观了新落成的北京市宪法宣传教育基地。整个活动流程井然有序,对宪法宣传活动的推进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您认为何种手段有助于宪法观念更广泛地植入民众意识?欢迎发表见解、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