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湖区启动了首个以储能技术为核心的“光储充检”充电站建设项目,这一进展备受鼓舞。该站预计于12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将为周边地区提供极大便利,同时顺应了当前倡导的绿色低碳出行潮流。
项目地理位置独特
西湖区的之江净水厂停车场设有该充电站,地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附近。该位置便于服务周边密集的人流和车流,其中不乏就医者、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车辆。因此,该充电站能精确对接周边居民的充电需求。同时,之江净水厂停车场的空间足够容纳充电站的建设和布局,实现了多赢的效果。
周边区域人车众多,对充电服务的需求十分急切。若缺乏此类充电站点,众多新能源汽车将面临充电不便或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干扰民众日常出行计划。
建设单位明确
之江城投集团作为建设单位。该集团在区域建设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之江城投集团具备深厚的建设背景和一支专业的团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集团能够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例如,在项目规划阶段,集团能够高效调配资金、人力及物资,确保项目顺利启动。
之江城投集团凭借过往多个项目经验,有效应对施工技术挑战、工程进度监管以及安全管理等多重难题。这些举措对于确保“光储充检”充电站的高质量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体化综合站功能多元
该综合站点整合了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快速充电和电池检测等功能。其运作机制在于,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多余电力被储存在储能设备中,与供电充电任务协同完成。这种模式既环保又高效。光伏发电作为当前广受推崇的清洁能源获取方式,对于降低碳排放具有显著作用。
配置的储能设备拥有2兆瓦时的容量,每小时能储存大约2000度电。这一电量足以有效满足周边车辆的充电需求。一旦储能设备储存的电量充足,即便光伏发电表现不佳或电力供应紧张,也能确保车辆充电的及时性,从而维持充电服务的稳定性。
充电系统强大
该站点配备了800千瓦的超快充系统、480千瓦的快速充电系统以及V2G充电桩,共设有64个充电停车位。这套高效的充电系统组合可满足各类用户的充电需求。具备超充功能的电动车仅需10分钟即可完成充电,这一数据对众多新能源车主具有极大吸引力。对于时间紧迫的用户,如网约车司机,10分钟内即可完成电量补充并重返道路,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新能源车用户得益于快充系统,得以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电量补充。同时,V2G充电桩展现了技术的领先地位和多功能特性。
配套服务完善
场站不仅提供充电服务,还设有电池检测设施。电池检测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及时识别电池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车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外,场站还设有专门的休息区。该休息区为司机提供了舒适的休憩场所,使他们在车辆充电期间能够得到休息和“充电”,从而减轻驾驶疲劳。
在繁忙的就医区域及商业氛围中,司机或车主在充电间隙得以享有宜人的休憩空间,此举显著增强了充电过程中的舒适感。
项目意义深远
项目完成后,将显著减轻周边医院、网约车服务、商业区域和住宅小区用户的充电距离忧虑。充电距离忧虑长期困扰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于周边缺乏足够的充电设施,车主可能会担忧电量不足,无法抵达目的地。该项目的投入使用将确保周边用户能便捷地找到充电点。同时,它也优化了用户的充电体验,使车主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更加安心与舒适。
西湖区住建局后续将强化部门间的协作与互动,对区域内充电设施的建设状况进行详尽分析,并制定公共充换电设施的合理布局方案。这些行动旨在为绿色低碳出行提供持续动力。此举将助力西湖区实现更加环保、低能耗、便捷的交通出行模式。
请问各位,此类充电设施是否应在城市其他区域迅速推广?期待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同时欢迎点赞与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