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内,12月份的流动性状况备受瞩目。人们关心是否存在流动性短缺,以及央行将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这些复杂局面。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情绪和决策。
政府债12月发行情况
12月政府债的发行对整体流动性产生显著影响。财通证券宏观研究团队预测,12月政府债发行总额约1.8万亿元,净融资额约为1.1万亿元。其中,国债发行规模预计达8160亿元,净融资额降至约2300亿元。这一数据表明,12月政府债供应量较大,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显著。
地方债务方面,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额度极为有限,而新增的一般债空间大约为455亿元。截至11月底,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量达到了1.13万亿元。若在年内完成2万亿元的发行目标,12月份的发行量预计将达到8675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政府债券的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且各类债券的发行均存在各自的潜力与限制。
流动性缺口存在与否
中信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12月份并未显现明显的流动性短缺。根据已公布的部分省市地方债发行方案和历史国债发行的趋势分析,预计12月份政府债券的净融资规模将在9000亿至10000亿之间。这一预测是在不考虑MLF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的。尽管整体上流动性较为充足,但鉴于政府债券的供给和财政支出的步伐可能不协调,月中阶段仍有可能对资金状况造成影响,这构成了一项不可忽视的风险。
MLF到期规模影响
12月份,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到期规模达到了1.45万亿元,这一数额十分巨大。MLF到期将导致市场资金量发生显著变化,到期资金的回收将使市场流动性出现紧缩。在评估12月的整体流动性状况时,必须将这一到期规模视为关键因素。若缺乏有效的调节措施,这些到期资金的退出将使市场资金状况急剧紧张。
跨年因素对流动性影响
跨年节点对资金流动性产生特定影响。在此特殊时段,投资者普遍趋于保守,资金流动趋向复杂化。通常,企业及金融机构为应对跨年后的资金需求,如发放工资、安排来年投资等,会提前进行资金储备,导致市场流动性加剧紧张。此外,跨年期间金融市场波动性增强,对整体流动性产生间接影响。
当前时期,资金短缺与重要性尤为明显。因此,在评估12月份的流动性时,跨年效应不容忽视。
央行降准预期与影响
潘功胜行长于9月24日指出,年底前将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幅度可能在0.25至0.5个百分点之间。回顾2015年,央行在置换债发行期间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注入流动性。国海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分析认为,今年年内仍有降准的预期,降准有助于减轻资金压力。中信证券亦表示,鉴于当前存在的流动性风险,12月份央行降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幅度可能达到50个基点。降准的积极影响显著,可以增加市场资金供给,缓解当前市场资金紧张的风险,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债券供需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央行其他调节手段
央行除降准外,亦具备其他调节流动性之途径。据机构预测,央行或采取买断式逆回购、国债购买等多元化手段以实现调节。面对12月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多种工具的协同运用显得尤为关键。此类举措有助于对市场资金状况进行短期微调,例如,买断式逆回购可借助临时性资金注入以缓解资金波动。
当前,公众普遍关注12月央行将采取何种策略以调控流动性。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如若认同本文观点,不妨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