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海珠区赤岗街道的大江冲19号和21号楼微改造工程已完成。该工程是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的一部分。目前,该小区正筹备实施围院管理制度。此次改造使得原本老旧的住宅焕发新生,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改造的背景
该社区属于典型的无物业管理、无维修基金、无业主委员会的“三无”类型,其建筑大多超过50年历史,面临墙体损坏、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社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社区缺乏物业管理及维修资金,且业委会缺失,长期面临无物业管理、基础设施陈旧、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2022年4月,新港西路231号微改造项目正式启动,为大江冲社区的改造提供了新的机遇。
目前,众多老旧住宅区正遭遇类似挑战。这些改造项目的推出,无疑具有正面影响。它们不仅有助于提升居住条件,还能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
水压问题的解决
由于居民以老年人为主,用水改造工作长期缺乏人负责推进。该区域历来面临水压不足、用水不便的问题。自去年开始,随着小区综合改造的开展,街道微改造小组与自来水企业进行了协商,并启动了二次供水设施的升级改造工程。
目前,一楼的储水设施已投入使用,小区内的水压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此前,顶层住户常因停水问题而担忧,如今他们用水问题得到了稳定保障。这一调整显著提升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用水难题。
排污系统的改善
居民对排污系统改进感到满意。过去,排污管道损坏导致粪便水倒流一周,居民不得不踩着砖块下楼。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标准指导下,微改造项目专注于基础设施的升级。
项目对地下排水系统进行了升级,同时对化粪池进行了清理。这些举措不仅即时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提升了小区地下基础设施的质量,对小区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促进了小区环境卫生的整体提升。
公共空间的优化
在公共空间优化领域,项目小组与自来水及三线管线企业携手,对供水设施进行升级,并推进地下三线工程。此举显著增强了小区的整体品质与形象。
这些工作虽不显眼,却显著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品质。过往,小区内线管往往杂乱无序,经过改造后,小区外观变得更加整洁,居住体验也随之改善。
居民的直观感受
经过改造的小区显著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升级表示了极大的满意。这种改善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外墙的视觉效果以及内部设施的更新等。
居民明确表示,他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仿佛置身于新建住宅区。这种变化符合居民期望,增强了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同时改善了周边居民区的居住环境。
改造成功的原因
19号、21号小区的微改造项目受到广泛赞誉,这主要归功于参与各方历时两年多的细致工作。街道工作人员在改造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努力,同时,自来水公司及其他相关单位亦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协作。
自项目启动以来,每个环节的紧密协作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成功案例也为其他小区的改造工作树立了榜样。
值得深入探讨的是,如何将这一成功的改造模式在更多老旧小区中广泛实施?我们期待读者点赞并转发本文,共同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