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京港高铁商合段与郑阜高铁步入开通运营的第5个年头。在这5年中,两条线路取得的运营成绩引人注目。旅客运送量显著,安全运送旅客数量庞大。同时,它们对豫皖两省之间的互联互通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众多成就值得关注。
线路安全运送旅客数量巨大
自2019年12月1日起投入使用的京港高铁商合段(上海局集团公司负责管理),至目前为止已安全运送旅客超过1.2亿人次。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该线路在过去五年内的繁忙程度。众多旅客选择该线路出行,显示出其提供的便利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样,郑阜高铁(亦由上海局集团公司管理)已安全运送旅客超过3200万人次,这一数字同样十分可观。这两条线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众多旅客因工作、旅游或探亲等原因选择这两条线路,其带来的交通便利性显而易见。
在这5年的时间内,芦庙、亳州南、古城东、太和东、界首南、临泉、阜阳西等7座高铁站点共安全运送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这些数据揭示了部分站点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所承受的旅客输送压力,同时也显示出沿线居民对于高铁出行的强烈需求。
车站设置与线路交汇为出行助力
商丘、商丘东等13个站点构成了京港高铁商合段,而郑阜高铁则拥有包括郑州航空港在内的11个站点。这两条线路分别从商丘和郑州出发,最终在安徽省阜阳西站汇聚。车站的合理分布和线路的交汇,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换乘和区域间的交通连接。通过阜阳西站的换乘,旅客能够轻松抵达沿线众多城市。阜阳、亳州等城市的居民能够利用这些站点方便地出行至全国各地。
阜阳市和亳州市接入高铁后,安徽省的16个辖市均实现了动车通行。此举不仅对省内的交通网络布局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高铁开行频次加密保障运力
阜阳北直属站营销科发布数据,自高铁开通以来,其运行频率从最初的58.5对增加至现在的92对。这一变化显著增强了运输能力,有效满足了旅客在不同时段的出行需求。尤其在节假日和客流高峰期,增多的列车班次有助于减少旅客排队购票或购票无望的情况。频次加密举措反映了铁路部门对旅客出行需求变化的积极调整和应对。
阜阳西站旅客发送量可观
五年来,阜阳西站日均旅客发送量接近1.1万人次。这一数据凸显了其在两条高铁线路中的关键地位。众多旅客在此启程或抵达目的地。作为关键站点,阜阳西站周边汇聚了众多潜在旅客。同时,它也为阜阳地区的外部交流、贸易发展等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途径。
淮南西直属站管内车站发展向好
淮南西直属站营销科科长周云凤指出,自今年“10·11”调图以来,淮南南、寿县、凤台南、颍上北等5座高铁车站日均旅客列车开行数量达到91.5对,较运营初期增长超过30%。至11月30日,这5座车站全年旅客发送量超过510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加60万人次以上,增长幅度超过10%。这一数据反映出,这些车站的运营管理正有序推进,旅客发送量持续上升,有效提升了沿线居民的服务水平。
展望未来高铁发挥更大作用
京港高铁商合段与郑阜高铁自开通以来已走过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显著。审视这些成果,不禁引发思考:这两条线路未来能否在运营质量上再上新台阶,优化站点布局,增强区域间交通便捷性?伴随时代进步和民众出行需求持续演变,这两条高铁线路有望在未来发挥更显著的作用,为河南、安徽两省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并为沿线居民及广大旅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期待大家为这一新闻点赞并转发,同时在评论区分享与这两条高铁线路相关的出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