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2月1日起,中国对包括法国、马来西亚在内的六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这一政策实施后,“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大,成为当前出入境管理领域的焦点话题。这一连串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意志和真挚态度。
免签政策范围持续扩大
近期,中国的免签政策持续扩大范围。自2024年5月起,包括德国和卢森堡在内的12个国家被纳入免签名单。进入6月下旬,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波兰三国开始实施免签措施。11月30日之后,保加利亚、日本等9个国家也加入了免签行列。截至目前,中国免签政策已惠及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的38个国家公民。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积极姿态。各国公民因而能更便捷地访问中国,进行交流、旅游和商务活动。
中国免签政策的价值持续增强。停留时间由先前的15天增至现在的30天,此调整使得外国游客有更充足的时间深入体验中国,从而丰富了他们的旅游感受。
白云机场口岸入境数据
12月1日,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传来信息。自单方面免签政策启动以来,广州白云机场在“ChinaTravel”入境游领域扮演关键角色。过去一年,该口岸共为来自38个国家的超过74万入境人员提供服务保障。其中,约40万人次为免签来华游客,占比超过一半。
具体数据显示,该口岸免签入境旅客中,马来西亚旅客数量位居第一,约为28.1万人次;其次是澳大利亚,有2.5万人次;法国旅客数量为1.8万人次。这些数据直接揭示了各国旅客对中国旅游及活动的参与热情。
部分国家免签人数增长情况
多国对中国实施免签政策后,入境人数明显增加。德国、瑞士、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免签游客数量同比增幅均超百%。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中国免签政策的吸引力,吸引了更多本国游客。同时,这些国家免签游客数量的提升,也预示着我国与这些国家在文化交流、旅游合作和经济互动等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潜力。
一方面,免签政策降低了来华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不断增长的商业机遇,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吸引他们的关键要素。
通关效率与体验提升
白云边检站自今年起,借助一系列移民管理新政策,实施了多项举措以提升旅客通关速度和体验。截至12月1日,共对超过1245万名出入境旅客进行了查验,处理了超过9万架国际航班。此外,超过9200名外籍人士受益于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边检设备现代化、通关流程高效、服务周到,共同构成了旅客通关的完善体系。此举不仅提升了旅客的满意度,同时也向全球展示了我国高效且人性化的管理水平。
大型活动带动入境情况
自实施首阶段单方面免签措施满一年之际,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35届和第136届广交会,以及大湾区科学论坛等多项国际级盛会。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参与,使得入境广州的外国游客数量超过了350万人次。
外国游客的涌入显著促进了国际旅游业的收入。广州的国际旅游收入已突破2.48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84%。此举亦激发了口岸客运和货运的活力,助力通关“流量”向经济“增量”的转变。
白云边检站的服务举措
曾令赟副处长于白云边检站边防检查处指出,为提升旅客通关效率与便利性,并确保旅客获得精确的政策信息,该站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场已部署了掌握英语、印尼语、阿拉伯语等多达十几种语言的外籍专业警务人员。
民警在日常工作里主动帮助并引导有需求的旅客,全力执行免签入境等新政策。此举不仅是对免税政策的积极落实,同时也成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
那么,关于我国免签政策的未来改进方向,您有何见解?期待广大读者积极留言交流,并给予支持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