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海南站全民观鸟节活动在琼山区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受到广泛关注。该活动以别具一格的观鸟竞赛形式吸引了众多目光。此次活动的背后蕴含着众多重要价值和显著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活动地点及开始时间
11月30日,活动在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指定区域举行。该区域是众多鸟类栖息的理想场所,丰富的湿地资源吸引了大量鸟类。选择此处作为活动地点,让参赛者得以近距离观察多种鸟类。此次活动的启动时机十分适宜,正值海南鸟类活动频繁的11月30日,为观鸟活动增添了更多亮点。众多参赛者得以在此时段全身心投入观鸟活动。
活动形式及持续时间
活动以观鸟竞赛的形式展开。该竞赛模式极大提升了参与者们的积极性。竞赛持续整整一周,覆盖整个岛屿,规模十分宏大。在这段时间内,参赛者得以遍访海南各地,寻找各种鸟类。无论是山区还是沿海湿地,均为观鸟者的理想之地。这种竞赛形式和时长,让参赛者深刻体验到了海南鸟类的丰富性,为众多观鸟爱好者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探索更多珍稀鸟类。
活动的参与人数
活动当天吸引了大约190名观鸟爱好者参与。这些爱好者分布广泛,来自海南各地,年龄跨度也较大。他们在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汇聚,共同展现了海南民众对观鸟活动的极大热情。随着活动的持续推广,预计未来参与人数将有所增加,使得更多人能够体验到鸟类的魅力。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全民观鸟节旨在激发公众对鸟类的兴趣。各类鸟类科普讲座和趣味观鸟活动,有效吸引了众多参与。公众的鸟类观察和记录数据提交,对鸟类保护至关重要。此举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对鸟类保护的认知。从宏观角度来看,鸟类保护与生态平衡紧密相连,而海南的生态平衡则依赖于鸟类的存在。
活动在全国的成果表现
关磊,SEE基金会“任鸟飞”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全民观鸟节的负责人,他指出,该观鸟节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活动已在全国50余座城市成功举办了200余场,吸引了大量参与者。据统计,直接参与人数超过5万,覆盖的受众群体超过40万。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获得了积极的反馈。海南站的活动成果同样在全国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个案折射的影响
孙艺桐,一名11岁的海口六年级学生,是“观鸟文化”的典型代表。她熟练地识别超过80种鸟类。观鸟活动使她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在众多同龄人沉迷于电子游戏时,她却热衷于携带设备去寻找鸟类。她体会到观鸟活动增强了她观察细节的能力。在海南,类似孙艺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众多观鸟爱好者通过这一活动更深入地接触自然,并积极爱护环境。
海南观鸟爱好者数量逐年攀升。在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的讲座中,他指出,海南已记录鸟类达460种,包括4个特有种、46个特有亚种和4个国内独有品种。面对鸟类保护,我们需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全民观鸟节等活动,更有效地融合鸟类保护与生态旅游。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交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