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第五届广西公共艺术周及2024青秀区公共文化进商圈活动于绿地289上海天地街区盛大开幕。此次活动巧妙融合了文化及商业元素,现场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吸引了众多公众的目光,成为关注的焦点。

众多创意装置亮相

第五届广西公共艺术周惊艳开幕,29组创意装置点亮绿地289上海天地,你打卡了吗?  第1张

开幕日当天,上海天地街区绿地289变身成为一座露天艺术展览馆。29件艺术装置在此展出,各具创意。松鼠、雨伞、水管等元素丰富多样,色彩斑斓地分布在街区中,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拍照。这一活动不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体现了公共艺术与街区创新的融合。以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研究生陆启彤及其同学的作品《留声的回忆》为例,作品巧妙融入留声机元素,搭配彩色硅胶绳和LED灯带,生动展现了海派文化的丰富色彩。此外,装置还配备了声音感应器,当市民靠近时,能够触发播放老上海风情歌曲,增加了互动性,提升了装置的吸引力。

公共艺术装置一经公众关注,便以其独到的创意风格大放异彩。与此同时,如何让公共艺术更高效地传播文化内涵,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思考。

艺术文创市集受热捧

市集上的文创艺术活动吸引了众多目光。摊位上展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原创手作。其中不乏大学生精心打造的文创商品,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创造力和活力。同时,钦州坭兴陶乐杯、壮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创新转化后,其作品亦在市集中展出。市民在购物之际,亦能沉浸在浓厚的文创氛围里。刘女士等市民表示,今日不仅感受到了逛街的乐趣,还欣赏了艺术装置,并在市集上找到了心仪的物品,体验极为愉悦。这一现象显示出文创市集为公众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消费体验,推动了文化与消费的融合。

艺术文创市集如何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保持独特性?

第五届广西公共艺术周惊艳开幕,29组创意装置点亮绿地289上海天地,你打卡了吗?  第2张

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本次文化活动是南宁(中国—东盟)文化创意周及青秀创意生活节的活动之一,内容丰富多样。展览涵盖了艺术雕塑装置、创意市集、书画展示和文艺演出等。精心设计的活动旨在迎合不同观众的文化需求。以艺术雕塑装置展览为例,其将持续至2025年3月,公众在此期间将不断感受到艺术的乐趣。这一安排体现了活动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深度,使公众得以持续沉浸在艺术氛围中。

第五届广西公共艺术周惊艳开幕,29组创意装置点亮绿地289上海天地,你打卡了吗?  第3张

这类包含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何在日程安排上更好地协调管理?

文化与商圈相融合

南宁市青秀区的289上海天地街区是本次活动的举办场所。这一区域以其创意和现代化特色,成为南宁市的一大亮点,举办相关活动具有深远影响。在这里,公共文化与商业区的结合,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动向。一方面,文化元素丰富了商业区的文化气息;另一方面,商业区也为文化展示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众多观众。这种融合模式对文体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此举对城区文体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商圈与文化融合后,关键在于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消费氛围,以吸引顾客关注。为达此目的,商圈需思考如何增强其文化消费的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市民的期待

第五届广西公共艺术周惊艳开幕,29组创意装置点亮绿地289上海天地,你打卡了吗?  第4张

市民们对于公共文化项目融入商业区的举措充满期待。刘女士便期待着活动的持续举办。此类活动对公众来说,如同生活中的一抹光彩。它们使得艺术更加亲民,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种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更能激发情感,满足公众在文化和娱乐方面的需求。市民的支持和期望,是此类活动能够持续举办的核心动力。

此类活动能否达到市民的期望,进而推动公共文化与商业的更深入结合?

活动的意义和展望

总体而言,该活动在多个层面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在文化传播层面,无论是创新艺术装置还是文化创意集市,都有效推动了本土和多元文化的传播。其次,从经济视角来看,活动促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从而带动了消费增长,对地区经济产生了正面效应。此外,在社会层面,活动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为地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展望未来,我们期望持续加强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并举办更多优质、多样化的活动。

第五届广西公共艺术周惊艳开幕,29组创意装置点亮绿地289上海天地,你打卡了吗?  第5张

您是否觉得此类活动模式适宜在其它地区推广?我们热切期望广大读者为该报道点赞、转发,并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