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的一期中心平台在渤海南部海域完成了浮托安装。这一举措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至关重要,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积极反响。
项目整体概况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工程涵盖一座新建的中心处理平台——渤中26-6CEPA,以及一座无人井口平台——渤中26-6WHPB。此项目由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该工程对于促进渤海油田年产4000万吨的产量增长具有显著影响。项目的规划全面展示了石油开发从规划布局到逐步实施的全过程。项目完成后,其规模与效益备受瞩目。
项目已达到一个关键阶段,其核心平台已成功完成浮托安装。这一进展是项目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成果的达成,归功于众多团队和专业人员的不懈投入与共同努力。
中心平台规模巨大
该平台高达22.8米,相当于八层住宅楼的高度。长度达到86.3米,宽度为69.1米,占地面积超过十四个标准篮球场。这是一艘三层、八腿的多功能海洋油气平台,兼具生产和生活功能。平台拥有160多套生产设施,并配备了一座可容纳60人的居住楼。其庞大的规模凸显了其强大的功能,能够容纳大量设备和人员,有效满足大规模油气生产的需求。
该平台上部结构的设计重量约为16326吨,这一数字超过了12000辆普通家用轿车的总重量,其庞大程度令人咋舌。这一数据从侧面揭示了在建造与安装过程中,该平台所遭遇的艰巨挑战。
安装难度与挑战
渤海湾冬季的气候条件对安装作业极为不利,其气象多变,海况同样恶劣,这大大缩短了作业的天气适宜期。施工海域位于平台密集地带,海底管线布局复杂。上述因素共同为安装作业带来了众多挑战。
作业人员必须在恶劣条件下运用潮汐能,通过驳船调整货物,保证万吨级模块与导管架对接的精度达到毫米量级。为此,驳船必须拥有出色的系泊和调载能力,同时对作业指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高标准要求。
应对挑战的措施
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渤中26-6项目的主管路健健表示,项目组已对作业主力船“海洋石油228”实施了能力提升和改造。此外,团队采用了数字化手段进行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并对锚泊作业进行了改进。这些措施有利于更精确地制定浮托计划,执行模拟操作,并加强了对船舶运输状态和潮汐变化的监督。
在浮托作业过程中,通过多轮拖轮的协同操作,实现了上部模块一次性精准的浮托定位。这些方法充分体现了应对挑战时的策略性和技术优势。
油田相关信息
渤中26-6油田坐落于渤海南部海域,距离天津东南方向约170公里,该海域平均水深约为22米。油田的储层位于海底深处数千米的潜山内部,主要由变质岩构成。截至2024年,油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已超过4000万立方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2亿立方米,从而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潜山油田。
渤中26-6油田资源充沛,开发潜力巨大,对我国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事件意义总结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的重要环节,即中心平台的海上浮托安装,现已成功完成。这一进展对于达成渤海油田年产4000万吨的年度目标极为关键,并对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成就的实现,离不开众多技术人员和工程人员的紧密协作与不懈努力。
从更宽广的角度观察,这显示出我国在海洋油气领域的发展实力。这些关键项目的成功,汇聚了众多人的智慧与不懈努力。针对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未来趋势,您有何高见?敬请留言、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