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地区首个整村灵活构网型的智能微电网项目——广州从化桃莲乡村末端微电网项目顺利实现投产。该事件标志着乡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个显著成就。这不仅反映了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在示范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也为农村电力供应开辟了全新的模式。
桃莲村的地理与电力状况
位于广州市北部的从化桃莲村,与市中心相距90公里,四周环绕着山水,森林覆盖率高达70%。长达数十公里的10千伏高压线路穿越众多原始森林保护区及险峻的山崖,给线路的建设与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管该地区水利资源丰富,拥有8座小水电站,但负荷波动显著,尤其在雨季,线路故障频发,村民深受季节性电压不平衡之苦。光伏发电的引入更增加了电网的不稳定性,甚至导致村民家电损坏需要维修。广州从化温泉供电所的李泽坚在此工作已满25年,昔日桃莲村曾是令他头疼的偏远地区。
该地区电力设施亟需升级与优化。此类地理环境与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在众多偏远却资源丰饶的乡村普遍存在。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推动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课题。
智能微电网的构成
桃莲末端微电网项目,作为应对上述挑战的解决方案,其设计风格独树一帜。该微电网是一个集发电、用电、储能、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局域小型发配电系统。项目在末端线路部署了7套储能设备,并协调接入8座小水电站及64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形成了水能、光能、储能三位一体的多能互补智能微电网集群。这一集群犹如一个协作无间的电力团队。
在全国范围内,这种多功能互补的乡村电力建设模式被认为较为领先。各地正积极寻求最有效的方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来优化电力供应。那么,桃莲村的做法是否能够成为其他地区借鉴的典范?
故障自动切换功能
该智能微电网拥有卓越的故障处理能力。在故障发生时,它能在短短数秒内自动切换小水电、分布式光伏以及储能等互济电源,这一机制犹如一个灵活多变的超级“充电宝”。此功能为桃莲村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提供了双重保障。
这种高效的故障处理机制,能够有效避免电力中断引发的各类生产和生活问题。相较于传统电网,这种迅速的切换技术,对于农村地区能够减少多少损失,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项目覆盖范围与供电改善情况
桃莲末端微电网项目全面涵盖了桃莲、密石等三个行政村,惠及了近5000名居民。在项目启动前,2023年桃莲村居民的年平均停电时长达到了103.2分钟,这一数字显著高于从化地区居民的年平均停电时长。项目投运后,桃莲村的年均停电时长降至零,为微网片区的居民带来了高品质的绿色电力供应。
供电的显著提升无疑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然而,这种改善对周边那些正计划实施类似项目的村庄具有何种参考价值?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该智能微电网在增强供电稳定性的过程中,为桃莲村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桃莲村,作为从化森林浴场新乡村示范带的关键村落,正计划着力发展农业旅游、文化康养和休闲旅居等产业。然而,稳定的电力供应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供电不稳定的情况下,这些产业发展计划仅停留在纸面上。
乡村地区若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将在吸引投资和人才上拥有更大优势。那么,桃莲村能否把握这一机遇,实现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为乡村电力建设提供示范
桃莲末端微电网项目成功实现了因地制宜的探索,标志着清洁能源与创新型储能系统的协同互动。项目顺利投产,使更多乡村群众得以享受电力改善带来的积极变化。这一示范作用,不仅为从化地区的其他村落提供了电力建设的有效借鉴,也为广东省内资源分布相似的乡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此类示范性项目具有推广价值,那么在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需关注哪些核心要素?
如对乡村电力发展模式持有个人观点,可在评论区发表见解。同时,敬请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以促进更多人对乡村电力建设进展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