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厦门地铁4号线迎来重要进展。一列鲜艳的红色地铁列车,从软三东站启程,正式开始了软三东站(含)至蔡厝站(不含)区间的列车上线动车调试工作。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也标志着4号线行车设备系统联动调试工作全面启动。此举对于4号线的开通进程具有显著影响。
地铁4号线的基本情况
厦门地铁4号线全长45公里,标志着我国地铁技术的新突破。作为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地铁快线,其设计独具匠心,形成环湾快线布局,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这一速度在现有城市地铁系统中颇具竞争力。线路中约半数路段为高架形式,约20公里穿越高架桥,部分区域更跨越丙洲岛,横跨环东海域。这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预示着未来将成为一条充满浪漫气息的滨海线路。
此外,该线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将厦门北站与翔安机场这两大关键交通枢纽相连。未来,这两大枢纽之间将实现半小时内直达,这一变化将极大地便利市民与游客的出行,并显著提升城市内不同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前期准备工作的艰辛
自11月8日起,轨行区封闭措施实施后,软三东(含)至蔡厝(不含)段迅速投入了大量人力。短短半个月内,参与人数已超过万人次。在此期间,他们开展了多次限界检测,并进行了轨行区安全大检查等一系列检前序准备工作。
接触网送电的前后阶段,工作人员严谨细致地推进各项工作。他们依次对接触网进行了低速40公里/小时、中速80公里/小时、高速120公里/小时的冷滑和热滑测试。经过努力,所有热滑工作于11月24日圆满完成。这才确保了列车上线进行动车调试的条件得以顺利实现。
动车调试的功能与意义
动车调试具体是指,在完成限界检测、冷滑试验、接触网送电以及热滑等前期工作之后,所进行的安排列车在正线上运行并开展一系列动态调试工作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核实信号系统的基本数据,对信号系统对车辆运行的控制、车站的精准停车控制以及相关接口的联动功能进行测试与确认,以保证所有与列车运行相关的功能均能经过验证并得到优化。这些调试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地铁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本次动车调试的范围与影响
动车调试完成后的此次列车运行覆盖了从软三东站起始,途经彭厝北站在内的9个站点,全程行驶距离大约为30公里。
此次调试对地铁的后续开通至关重要。列车将全面开展全自动运行线路的机电系统“动态”调试,这标志着向4号线顺利开通和试运营迈出了重要一步。每一次列车的运行,每一次数据的测试,都在为未来通车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车调试中的设备和人员
11月26日,信号及车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携带着仪器设备进入车厢进行调试作业。他们在调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熟练操控各种仪器。
这些仪器设备至关重要,它们能够精确测量并分析地铁的各项运行数据,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整个调试工作的成功与否。
对未来的展望
厦门市民对4号线充满期待。一旦4号线正式投入运营,他们将目睹一道鲜艳的红色闪电划过城市的天际线,同时享受到从厦门北站至翔安机场的快捷高效出行体验。
此外,4号线的投入运营将进一步彰显城市风貌,促进沿线区域的经济繁荣。目前,地铁4号线正稳步推进,向正式开通和试运行阶段迈进。对此,您是否对4号线的开通抱有期待?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同时,也请您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