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商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烟台高新区益文小学及鲁东大学,共同举办了一场创新性的思政研学活动,此举旨在积极推动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该活动既是对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也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步骤。

思政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性

新时代教育改革强调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该建设旨在实现从小学至大学各教育阶段的思政教育连贯性与系统性,确保学生在各学阶均能获得适宜其年龄与认知水平的思政教育。此一体化进程有效促进学子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助力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山东一学院开展思政研学活动,拓展协同育人新空间  第1张

在当前社会环境,思政教育整合尤为关键。全球化步伐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让学生遭遇了空前的思想冲击和价值观选择难题。因此,推进教育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更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

研学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次研学活动深度贯彻“校园课堂与社课堂融合”的理念,重点培育思政素养。活动内容涵盖校园参观、船舶技术仿真实验、航天技术创新展示、地质博物馆探索等活动,旨在让小学生领略大学风貌,培养远大志向,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对现代科技的探索兴趣。

鲁东大学校园活动中,小学生们实地体验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深刻领略了校园文化的别样风采。在船舶先进技术仿真实验室及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的参观中,通过先进的科技展示方式,他们直观地认识到我国在船舶及航天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从而提升了科技自信心。地质博物馆之旅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了他们的科学修养。

研学活动的教育意义

本次研学之旅,既是知识的传输,亦为思想的磨砺。在实地探访与实践中,学生们不仅接触了课本之外的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力量与科技进步,从而深化了爱国情操与社会责任感。此模式之学习,相较于传统授课,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研学活动加强了不同年级学生间的交流协作。在与大学生的互动中,小学生不仅汲取了知识,也对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有了直观体验,进而激起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奋斗精神。此类跨界学段的交流协作,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

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挑战与对策

思政教育一体化虽已取得进展,但实施过程中挑战并存。首当其冲的是,不同教育阶段的思政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存在分歧,确保内容衔接和教学手段一致化构成了关键挑战。此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有待增强,如何借助高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保证教育成效,是一项迫切待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建议实施以下措施:一是深化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编制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保证知识的连贯性;二是革新教学方法,融入多式教学工具,包括案例教学、实践体验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三是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维度评价方法,综合评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政教育一体化的未来展望

思政教育一体化构建系一项漫长且繁杂的工程,涉及各方协作。未来,需增强各教育阶段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一体化思政教育发展。此外,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开拓多元化思政教育素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必须强化师资队伍构建,提升教师思政教育素质与技能。通过培训和互动,确保教师深入理解思政教育要义和标准,增强教学的精确性和成效。唯有此举,方可有效达成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宗旨,为培育精英人才构建坚实基础。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携手烟台高新区益文小学及鲁东大学等教育机构举办的思政研学活动,成效显著,为中小学到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宝贵经验和先导。在此社会环境下,探讨如何深化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与责任感,期待您的见解。请您于评论区留言,并支持分享本篇文章,扩大教育革新讨论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