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与缅甸在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领域实现了显著进展。这一成果不仅有力保障了民众的合法权益,还充分彰显了国际执法协作的巨大威力。
打击成果惊人
自行动启动以来,我国警方已成功逮捕大量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以今年为例,在缅甸当阳地区,警方首次抓获了1079名嫌疑人,其中中国籍犯罪嫌疑人有763名。同时,累计逮捕的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已突破5.3万名。这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了我国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力度。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众多执法人员的不懈奋斗,他们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在缅甸各地积极开展了行动。
自2023年起,一系列打击行动成效显著。在云南普洱及临沧等地,公安机关与缅甸执法机构积极推动边境警务合作。9月6日,普洱成功移交1207名涉嫌诈骗的缅北犯罪嫌疑人,其中41名为网上在逃人员。10月1日,再次移交20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这些行动持续净化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恶劣环境。
重点地区清除电诈园区
我国边境邻近的缅北地区,曾经存在的大型电信网络诈骗园区已完全被清除。该区域曾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多发地,众多诈骗团伙在此滋生,给我国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次园区的彻底铲除,具有重大的意义,周边居民因此摆脱了恐惧。被诈骗园区操控的人们重获自由,不再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在铲除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为全面根除那些在他国根深蒂固的诈骗窝点,需整合包括当地各方力量在内的多方面资源。特别是,中国与缅甸执法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单次移交人数创新高
2023年10月,临沧公安机关在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进行了多起移交活动。在此期间,缅甸地方执法机构向我国移交了497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这一数量刷新了自开展打击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动以来的最高记录,其中包含111名网上在逃人员。此次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后续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士气,同时也体现了法律对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的零容忍立场。
大规模移交任务面临众多挑战,包括保障人员安全及信息精确度。这些要求对双方执法人员展现了极大的耐心考验,同时,他们还需精心设计并执行周密细致的工作流程。
缅北地区联合打击
2024年,缅北地区成功开展了多项成效显著的联合打击行动。以2月21日为例,缅甸警方将6名果敢电信诈骗犯罪集团的核心成员及4名主要嫌疑人全部移交我国。此外,中国警方与缅甸警方在缅北木姐地区开展了多次联合打击行动。在首次行动中,共抓获807名涉嫌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嫌疑人;在第二次行动中,再次抓获870名此类犯罪嫌疑人。这些联合打击行动显著提高了两国执法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效率。
联合行动的执行通常需事前进行周密策划,包括情报共享和人员配置等多个方面。在缅北这一特殊地理区域,执行相关任务遭遇了诸多挑战。尽管如此,中缅两国在克服众多困难后,依然实现了显著成效,这一成就理应得到高度认可。
多地区联合行动
公安部已部署云南省公安机关与缅甸执法机构开展边境警务合作,成效显著,成功逮捕并移交了多批次涉嫌犯罪的中国籍人员。在此次行动中,共抓获307名涉嫌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中国籍犯罪嫌疑人,其中20名为在逃人员;此外,还抓获了111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其中29名为在逃人员。同时,公安部派出工作组加强与缅甸的执法合作,在仰光、曼德勒等地展开协同行动,成功捕获了20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核心成员,并将他们押送回国。
各地区的合作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当地的风俗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要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额外困难。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双方的执法机构依然成功完成了任务,这一成就充分展现了他们坚定的执法决心。
行动的深远意义
打击行动成效显著,有效防护了大量潜在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众多诈骗犯罪分子被成功逮捕,诈骗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进而更有效地维护了公众的财产安全。这一举措是社会法治进步的生动例证,彰显了法律对一切违法行为的严正立场与严格惩治。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了一项严重的挑战。针对中国与缅甸间的这种合作模式,其他国家是否能够借鉴,目前还存在诸多疑问。
希望广大读者点赞、分享本文,并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