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桥亭村的菌菇基地传来喜讯,该基地在高效管理下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活力。基地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富的收益,而且成为乡村发展模式中的亮点,堪称成功案例。

菌菇基地的现状

目前,位于中方县中方镇桥亭村的菌菇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1月21日的观察显示,恒温大棚内,菌棒排列得井然有序。菌棒两端生长的平菇,宛如一片黑色的伞状海洋,个头饱满、色泽鲜嫩,生长状况良好。这些平菇之所以品质上乘,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首先,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为平菇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基础设施完善,恒温大棚的设置,为平菇培育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环境。

该基地培育的平菇具有显著特点。其菌盖呈深黑色,伞状展开,肉质饱满且鲜嫩。这些独特之处使其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这一现象与其稳定且适宜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亦反映出基地在培育技术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年产 15 万斤!中方县这个菌菇基地厉害了  第1张

产量大幅提高的原因

该基地平菇产量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气候条件的改善,今年适宜的气温为平菇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人为管理的高效专业也功不可没。据统计,基地菌棒首茬出菇率超过90%。目前,第三茬出菇阶段,产量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这一成就归功于每一步的精细管理和操作,出色的产量成绩充分展现了基地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该基地的产量优势得益于其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在菌棒的制造、接种、培育等关键环节,基地已掌握核心技术要领。同时,基地对平菇的生长周期等知识有深刻理解,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实际种植操作中。

平菇产量与经济效益

产量增加自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据悉,基地负责人罗红军透露,在首茬收获时,每根菌棒产量约为2斤。通常,一个菌棒一年可产出5至6茬菇,总计约5斤。目前,基地拥有3万余根菌棒,据此推算,年产量可达15万斤。从经济效益来看,年产值约为30万元。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该菌菇基地强大的经济能力。

平菇的产后销售渠道呈现多样化特点。根据市场销售数据,日销量最高可达到2000至3000斤。其主要销售对象为食堂和超市,而超出部分则通过批发进行销售。这种多元化的销售策略,有效保障了平菇销售的稳定性,降低了因单一销售渠道可能导致的滞销风险。

村民就业情况

菌菇基地的兴盛显著促进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机会。徐湘梅等众多村民在基地从事劳动,其中徐湘梅已在基地工作超过三年。此类在基地工作的村民已超过30人。村民们得以在家附近就业,从本质上解决了众多农村居民既要照看家庭又要参与劳动的难题。

收入水平方面,村民在基地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并不低,以徐湘梅为例,她的月收入超过3000元。在这种就业模式下,务工人员每年大致能增加约2万元的收入,这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额外收入。

基地的发展模式

桥亭村菌菇基地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发展,与其采用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2019年,桥亭村引进了龙头企业,确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这一模式是一种科学且合理的资源整合方法。在此模式中,公司负责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资源支持。而基地则充当了平菇生长的实际场所。

年产 15 万斤!中方县这个菌菇基地厉害了  第2张

农户的参与是实现三方共赢的核心要素。通过这一模式,农户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不仅丰富了农产品来源,而且农户还能通过在基地的劳动获得工资。此外,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农产品生产的风险。

基地的未来展望

该菌菇基地目前成绩斐然,但未来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通过技术革新,有望进一步提升平菇的产量和质量。若产量提升十个百分点,基于现有水平,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面对市场需求的扩大或周边竞争的加剧,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此外,关于吸纳就业人员的潜力,是否存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目前已有30多位村民获得就业,若能增加菌类种植项目或扩大平菇种植范围,是否能够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对于提高村民收入具有关键意义。针对桥亭村菌菇基地未来的快速进展,您有何见解?欢迎点赞、转发及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