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供电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困扰。然而,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创新措施为这一难题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民众生活的便捷性,同时也为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湖北电力面临的新问题
湖北在新型电力系统,尤其是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新的挑战。新能源的并网存在不稳定性,同时用户的用电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风电和光伏发电虽已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但其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显著,尤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供电的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情况在现代电力发展中不容忽视。在湖北省的多个地区,由于天气条件及电源特性的多样性,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始终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国网湖北电力面临新挑战,承担起新的使命。需确保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安全可靠。同时,在新能源占比持续上升的能源转型潮流中,必须维持供电质量的稳定。
光伏微储能装置的构成
湖北电力在创新方面得益于一种前沿的设备。该设备被称为“黑科技”,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一台5千瓦的单相低压储能混合式逆变器、一套10千瓦时的储能电池以及一套360瓦特的峰值光伏板。该设备巧妙地并联在末端用户的线路杆塔上。
该装置独特的结构赋予其独特的功能。其补偿功率达到5千瓦,能够提升电压约35伏,这些具体数据直观地展现了该装置的性能。这一创新技术充分展示了现代科技在电力应用领域的精确运用。
装置在余店供电所的应用
11月11日,随州广水的余店供电所枣林台区新增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该区域已成为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在此台区遭遇低电压困扰时,该装置展现出其非凡的功效。
观察末端用户用电的不同场景,可以发现,在负荷较低且电压偏高的情况下,储能装置会进行充电以储存能量。相反,在用电高峰期间电压偏低时,储能装置则会放电以供电,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余店供电所所长黄科的介绍进一步验证了该装置在解决台区低电压问题以及保障居民用电方面的实际效果。
装置的优势对比
与传统供电台区改造方法相比,该装置展现出显著优势。传统改造通常涉及增容布点和线径加粗等措施。然而,一台“光伏微储能补偿装置”每年可产生400千瓦时的电量,且这些电量足以用于抵消台区的电量损耗并补偿线损。
此装置性价比极高,安装过程简便快捷。它能够显著降低运维成本,高达90%,这一成果在经济效益和效率提升方面均十分显著,凸显了其卓越的竞争力。
装置在偏远地区的应用成果
截至目前,在湖北省的多个偏远山区,“光伏微储能补偿装置”已展现出显著成效。鄂北的桐柏山脉、鄂东的大别山区以及鄂西的武陵山区等地均有所应用。在这些农村地区,低电压台区的问题尤为突出。
该装置通过高效经济的手段成功解决了137个类似台区的问题。其成效显著,将当地电压合格率提高至98.841%,较去年同期增长2.364个百分点,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用电质量。
电力创新的积极意义
这一创新不仅代表了技术层面的突破,而且深刻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品质。在偏远农村,人们得以享受“舒心电”,确保日常用电设备得以稳定运行,极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捷性与舒适度,同时显著提升了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受。
创新成果能否在更广泛的区域得到应用与推广尚存疑问。我们期待读者们发表意见,积极参与讨论。若您认为这是项出色的成就,不妨点赞并予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