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该线路成功实现了短轨通这一关键目标。这一成就不仅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个月,而且对翘首以盼的沈阳市民而言,无疑是一大鼓舞。这不仅标志着工程建设的一个新里程碑,而且为后续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前轨通意义重大

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短轨通提前一个月顺利实现,这一进展受到市民广泛关注。此举预示着整体工程进度将得到加速。每个工程节点的提前完工,都凝聚了众多施工人员的心血和智慧。这对后续的“电通”工作大有裨益,确保各施工环节紧密衔接。短轨通的提前完成,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整个线路有望按计划甚至提前投入使用。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彰显了承建方在统筹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卓越能力。

中铁十五局承担了该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成功克服了众多挑战。比如,在施工场地受限的条件下,还需应对多单位交叉作业和长距离大坡道轨道车运输等复杂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使得施工难度倍增,然而施工方总能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现象凸显了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制定周全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施工概况全面解析

自2024年2月起,铺轨施工正式展开。该线路西端始于地铁1号线终点黎明广场站,东端抵达双马站,全长16公里,共设10站11区间。铺轨总长度达到31.692公里,铺设道岔18组,交叉渡线2组,布局复杂。此外,还建立了三个铺轨基地。施工采用“机铺+人工散铺”模式,能够分段、分期、分项推进,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工程规模的宏大和施工的艰巨性。

施工期间,多作业面协同作业成为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施工高峰期,300多名施工人员与40多台设备同步作业,正是由于人力与设备的紧密高效配合,工程得以提前顺利完工。这一现象凸显了团队协作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施工人员艰辛付出

中铁十五局一号线东延线轨道工程施工负责人秦洪飞透露了部分施工细节。为确保铺轨工作按预定计划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采用了独特的施工方法。例如,实施“散铺提前散料、道岔提前预铺、机铺交替施工”等措施。尽管施工过程中遭遇诸多挑战,但施工人员正是通过优化施工流程,成功克服了这些困难。

众多施工人员每日坚守前线,即便面临场地局限,仍需确保每日工作量得以完成。他们需协调众多设备,执行复杂的轨道铺设任务,这些挑战无一不考验着他们的能力。在严格要求每个环节不得出错的背景下,他们依然坚守岗位,这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轨道建设所持的严谨与负责态度。

沈阳地铁 1 号线东延线 2025 年通车!市民乘地铁可直达东陵公园、世博园等景区  第1张

2025年通车期待

2025年,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即将投入运营。该线路的开通具有重大意义。它将极大地便利周边居民及学生的日常出行。届时,市民们将能便捷地乘坐地铁前往东陵公园、世博园等旅游景点。此举将显著增强城市各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

众多市民对这条地铁线路抱有高度期待。正如市民赵先生所言,该线路将连接多个关键区域,一旦开通,不仅将提升人流量,更将为沈城东部注入新的生机与增长机会。在每一位期盼地铁开通的市民心中,都怀揣着地铁开通后生活更加便利的憧憬图景。

轨道铺设工艺特别

地铁1号线东延线在铺设轨道过程中,其工艺具有独特性。不仅采用了常规的整体道床,还特别引入了减震道床设计,以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这种道床能够有效实现缓冲和隔音效果。其结构类似为轨道增设了一层“静音保护垫”。

沈阳地铁 1 号线东延线 2025 年通车!市民乘地铁可直达东陵公园、世博园等景区  第2张

道床工艺的细微改进体现了工程设计的精心考量。地铁在城市中穿梭,降低噪音对于保护环境及改善乘客体验至关重要。采用先进的道床工艺,将显著提高线路整体的乘坐舒适度。

工程整体有序推进

截至现时,地铁1号线东延线建设进展良好。10座车站的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洞通”和“轨通”两大关键节点已顺利实现。此外,装饰装修、通风水电、供电等多个专业工程亦正加紧施工中。各部分工程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这标志着距离2025年通车目标的实现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专业施工如同齿轮般,既相互协作又各自前行。整个工程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各环节均需有序进行。我们热切期盼,至2025年,该地铁线能够顺利投入使用,为沈阳市民的生活与城市进步提供更多便利与机遇。

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的开通,你是否充满期待?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同时,期待大家的点赞与文章的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