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北片农田得益于文岭灌区工程的重要灌溉作用,该工程指挥部的不声张撤出,象征着项目完美收官。工程提前超过100天完成,并顺利通过了验收,这一成就备受关注。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众多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和不懈付出。

工程概况

琼海市北部的文岭灌区,由文岭水库干渠、美容水库的东西干渠以及众多支毛渠构成。该工程的总投资超过了8500万元,规模相当可观。渠道改造工程包括一条干渠,改造长度超过12公里,并涉及超过百座的渠系建筑物。如此庞大的工程,要求精细的规划和施工。一旦完工,将显著提升当地的灌溉条件。

琼海北片农田灌溉得益于文岭灌区工程的竣工,这一成就不仅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稳定,更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当地农民对这一工程抱有厚望,其完工将为他们带来切实的利益。

施工难度

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众多挑战。整个施工期接近半年,正值海南的汛期,并且今年的降雨量异常增多。在此期间,既要确保安全度汛,又要努力推进生产进度,以保障工期,任务艰巨。

在遭遇此类挑战时,工程团队并未放弃。施工的关键时间点至关重要,如5月启动建设,8月29日必须确保渠道具备通水能力,9月29日则需完成水闸、机耕桥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些环节紧密相连,任何失误都不可接受。

施工安排

为确保工程在预定时限内完工,施工方精心制定了详尽的施工计划。他们设立了7个施工小组,并明确划分了7个作业区域,实现同步施工。在施工高峰时段,工地上聚集了200余名工人共同作业。赵欣作为施工方的主要负责人,正指挥着这支庞大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能够按计划顺利推进。

即便在施工进度紧凑的情况下,面对突发情况也能迅速作出反应。各工种工人协同作业,如同郭祎民等工人们轮班作业,无论日夜,均全力以赴。这种灵活的工作安排,对于工程快速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突发事件应对

在施工过程中,突发性强降雨等状况发生。琼海地区半个多月前遭遇强降雨时,公司全体员工迅速响应,开展了全方位的巡查,并实行了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当紧急情况如排涝闸满负荷放水发生时,赵欣率领20名员工立即投入抢险工作,夜间紧急加固了邻近鱼塘的坡角,有效防止了工程边坡及周边村庄遭受损害。

突发状况可能随时干扰工程进度,然而施工人员积极应对挑战,确保了工程按计划推进,同时有效维护了工程周边的安全。

工程取得的成果

文岭灌区工程在各参建单位的协同努力下,成功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通水、当年效益显现的目标。目前,焕然一新的明渠、渡槽、水闸等设施在农田与密林间静静矗立,已正式开始执行灌溉与排水的任务。

工程负责人邢增凯、赵欣等众多工作人员,倾注了大量心血,成就了这一成果。他们不仅从项目初期便投入其中,忙碌不已,而且在面临紧急抢险任务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最终,他们又顺利地过渡到其他工作,展现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如今的状态

工程竣工后,往日喧嚣繁忙的工地现已一片宁静。驾车沿工程道路行驶,未见工程车辆行驶,工人身影亦无踪迹。现场指挥部已悄无声息地撤走。项目负责人邢增凯及其团队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忙碌,此刻终于松了一口气,无需再时刻关注施工现场。

普通民众虽无法目睹工程建设的繁华景象,然而目睹工程顺利竣工,他们对农田灌溉的改善充满期待。

读者们,关于文岭灌区工程在复杂环境中提前完成,其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您有何见解?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和评论。

海南一工程提前 100 多天完工!背后的故事令人惊叹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