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于其官方网络平台发布了《广州市环卫公厕布局规划(2024-2035)》的征求意见稿。该规划紧密关联市民日常生活,包含多个议题。其中,重点在于对公厕布局进行优化,以及改善如厕体验。

规划目标

广州拟推进公厕新建改扩建,鼓励有条件的公厕改无性别公厕  第1张

《征求意见稿》针对广州市公厕分布不均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数据,广州市对公厕的需求量介于6405至10675座。尽管目前公厕数量已达到标准,但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计划到2035年,在现有公厕的基础上,全市将新建及扩建933座环卫公厕。这一举措体现了城市管理对民生细节的高度关注。展望未来,新建和扩建公厕的布局将显著提升市民的生活便利性。

从2024年到2030年,各地均承担着建设任务。天河区计划新建63座公共厕所,而黄埔区则计划新增78座。这些数量的确定,是依据各区域的实际需求和现状,经过周密考虑的结果。对于广大民众而言,这一调整预示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周边的公共厕所数量和分布将得到明显改善。

性别公厕改造

广州市已发布一项倡议,其目的是促进符合条件的公共厕所进行无性别化改造。该措施主要针对使用率较低或亟需更新的男性厕所,特别是为了缓解女性厕所排队现象。这种改造措施展现了城市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的机动性和周密考量。

在日常生活中,公共场所女厕排队等候的情况颇为普遍,相对地,男厕在特定时段则显得较为宽敞。以商场、景区等为代表,男女厕位的使用不均衡现象已对市民的出行体验造成了影响。通过改造无性别公厕,有望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一现状。

儿童如厕保障

该规划旨在提升儿童如厕条件,具体实施手段涵盖配置儿童专用坐便器、小便器及安全座椅。同时,在厕位内部增设了储物台与辅助扶手。以广州地铁十八号线磨碟沙站的第三卫生间为例,该设施已安装上述设备,此举体现了构建儿童友好社会的努力。

此措施旨在提升家长陪同孩子出行时的安全感。在孩子急需上厕所时,配备适宜的设施不仅能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也为家长提供了便利。以往,众多公共厕所未能提供专为儿童设计的设施,给家长带来了诸多不便。

广州拟推进公厕新建改扩建,鼓励有条件的公厕改无性别公厕  第2张

公厕配套标准

公厕建设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单座建筑通常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此规模足以满足2500至5000人的使用需求。此外,公厕的选址应靠近宽度超过15米的道路,并位于公共建筑的一层,以便公众易于识别。同时,必须确保无障碍设施符合标准,至少应包括残疾人专用的厕位和通道。

保障公厕对周边居民的优质服务至关重要。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设施配置不仅能提升公厕的使用效能,便于市民查找与使用,亦能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反之,若公厕选址不当或设施不齐全,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市民使用上的不便。

社区公厕建设

社区需积极推动住宅区内便民公共厕所的设立,确保其位于公共场所和便于到达的地段。此举措有助于提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与舒适度。若社区公厕布局得当,居民将能更方便地使用,减少在紧急情况下难以找到厕所的不便。

社区公厕的规范化建设显著改善了社区的总体形象,同时大幅提升了社区的吸引力。在如此社区中,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于保持房地产价值的稳定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意见征求情况

2024年11月15日至12月14日期间,进行市民意见的公开征集。市民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至cg_zhangpeng@gz.gov.cn来提出建议。邮件内容中需明确指出所反馈的内容与《广州市环卫公厕布局规划(2024-2035)(文本)》的修订相关。此活动旨在为市民提供一个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渠道。

请注意,您所在区域是否有新建或扩建公共厕所的规划?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意见征询期间踊跃提出。此外,我们诚挚地希望您能对本文给予点赞并广泛分享,以便更多广州市民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