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进出口危险品的安全监管问题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南昌海关积极响应“智关强国”战略,在进出口危险品管理领域,特别是针对出口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这些举措实现了哪些突破?让我们一同探究。
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当前国际贸易活动日益增多,对进出口危险品的治理迫切需要一套长期有效的机制。鉴于危险品具有特殊性,监管上的任何疏漏都可能带来难以预估的严重后果。例如,化工产品、烟花爆竹等,若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出现问题,不仅可能导致财产损失,还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南昌海关充分认识到构建长效机制的重要性,这既是响应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和考量,南昌海关以“明确进出口危险品监管职责划分”为突破口,开启了构建长效机制的重要步骤。
建立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非短期内可轻易完成。这要求各环节、各部门的紧密协作。南昌海关自基础责任划分入手,确保每个部门明确自身职责,从而有效避免责任推诿现象,提升监管效能与品质。
厘清关地危险品监管职责边界
南昌海关正主动与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机构加强沟通协作。以对烟花爆竹等进出口危险品的全链条安全监管为合作基础,南昌海关与地方政府共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比如,双方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出口危险品安全监管的通知》,明确指出出口烟花爆竹的装箱监督工作将由地方政府指定部门与海关共同执行,同时地方政府需负责装箱监督场地的监管职责。这种明确的责任分配,有助于实现监管工作的细致化和精准化。
在实际工作中,确保将出口烟花爆竹企业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通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至关重要。各相关部门据此承担各自责任,合力构建安全生产风险责任防线。目前,成效显著,关区已与27个县(市、区)联合发布文件,对重点区域实现全面覆盖,这充分展现了多方协作的成果。
智慧海关建设赋能安全监管
“智慧海关”的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南昌海关正努力构建“易检通”这一出口烟花爆竹的智慧监管应用场景。此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尝试对出口烟花爆竹进行智慧装箱的监督。海关通过与企业的仓储管理等系统实现对接和联网,成功将企业的基础数据转化为海关的监管数据,实现了智能化转换。这一创新突破打破了关企间数据信息的隔阂,使得监管工作更为严格和高效。
此外,通过引入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识别烟花爆竹的外包装标识,并将其与企业预先提交的数据字段进行匹配。这一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以往依赖人工识别的局限性,借助电脑辅助人脑,以及机器替代人工,有效降低了错误率,并提升了工作效率。
多方监管措施保障烟花出口安全
南昌海关在出口烟花爆竹装箱监督环节实施了多项综合监管策略。通过运用远程视频监管平台与AR辅助监管平台,实现了远程装箱的实时监督,其中AR的动态连线与固定摄像头的静态监控相辅相成,从而实现对装箱现场的全面监控,确保了监督的有效性。同时,海关制定了精确且贴合实际的抽箱规则,并构建了规则引擎,以智能化地选择差异化的装箱监督方法,既保证了灵活运作,又确保了严格的监管。这些措施不仅确保了出口烟花爆竹的安全性,还维护了贸易活动的有序性和效率。
这些监管措施并非简单相加,而是经过周密的设计与融合。每项措施均针对监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定制,以解决实际问题。南昌海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贸易障碍,这一目标始终如一。
实训教学点助力能力建设
南昌海关依托关区在烟花爆竹领域的业务特色和资源优势,紧密围绕一线监管需求,设立了出口烟花爆竹检验监管的实训教学点。该教学点采用“理论教学、模拟操作、实际实训”三位一体的模式,以出口烟花爆竹检验监管的全过程为建设核心。实训教学点具备多功能一体化特点,集教学、学习、练习、实战和考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实训教学点被划分为五个区域,涵盖了理论演示、烟花展示、实操演练、互动体验以及培训室等。此外,萍乡市设有三个观摩点,包括出口烟花爆竹观摩实验室、花炮博览园集中燃放点和出口烟花爆竹装箱监督场所。这些区域与观摩点精确地重现了出口烟花爆竹的检验及装箱监督流程,包括出口登记、检验监督、取样送检和不合格处置等关键环节。通过这种场景的模拟,参训人员能够获得直观立体的体验,从而显著提高他们在实际监管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读者们,我们不禁提出疑问:南昌海关在进出口危险品监管领域所实施的措施,是否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推广?期待您的点赞、评论及分享,以表达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