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江新城最高楼规划变更,从 350 米降至 200 米以下,你怎么看?  第1张

杭州钱江新城万象城与来福士之间的杭州国际中心,经过多年建设,进度相对缓慢。原本计划建设一座350米高的摩天大楼,有望成为浙江省最高建筑,但现规划高度持续下调,此变化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杭州国际中心建设历程漫长

杭州钱江新城的杭州国际中心项目已持续施工多年。但遗憾的是,原定建设的299米高楼已停工许久,项目进展陷入停滞。与此同时,周边的万象城、华润大厦、来福士等高楼却不断拔地而起。在项目初期,由于种种原因,规划经历了多次变动,建筑高度也随之不断下调。

2016年8月,鲁能公司完成了土地出让,并随即开启了国际中心项目的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原计划达到280米高的建筑物已建至约190米,进展情况相对顺利。不过,另一座设计高度为299米的建筑物,目前仅完成了基坑等基础施工,与前者相比,其建设进度存在明显的差距。

原规划情况

项目初期规划定位于350米的高度,旨在为浙江打造一座全新的最高建筑。但到了2014年,这一高度被修改,规定最高不得超过299米。随后在2016年,鲁能公司提议在此地建造两座摩天大楼及其裙楼,其中一座大楼高度为299米,另一座为280米。预计299米高的那座大楼将成为钱江新城的新地标,并成为钱塘江北岸的最高建筑物。原项目中的裙楼部分被重新规划为开放式商业街区,其功能布局正按照当时的规划稳步实施。

最新规划公示的内容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近日发布消息,指出原高度达299米的建筑已消失。目前,三座新楼已投入运营,其中两座高度为190米,另一座为175米。这些新楼主要用作办公场所及提供服务式公寓,在钱江新城众多高楼中,它们的高度并不显得特别突出。

该建筑原定高度为280米,现已降低至250米,楼层数量为57层,主要功能为办公用途。此外,裙楼部分的开放式商业街区设计已调整为盒状商业综合体。

项目的分期情况

杭州国际中心项目分两期推进。首期工程由一座高达250米的主体建筑和紧邻万象城的裙楼群组成,主要负责办公和部分商业服务。第二期工程包括三座低于200米的建筑以及靠近来福士广场的裙楼,其设计兼具办公与住宅功能,体现了综合型多用途开发的特色。

若该分期开发能够顺利进行,将对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有序推进产生正面影响。该项目地处钱江新城这一繁华区域,能够根据周边市场需求,逐步推进相关建设、招商引资及运营等任务。

对周边环境及规划协调的影响

新规划的实施导致项目高度和布局出现重大调整,这一变化对钱江新城的整体天际线产生了显著影响。原本计划成为地标性建筑的高楼已消失不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新建筑的高度与周边诸如如来福士广场、财富金融中心和华润大厦等超过200米的建筑相比,不再被视为高层建筑。

钱江新城的城市建筑布局经过调整,展现出更加协调与合理的布局。这种改变有效遏制了高楼之间过度的高度竞争,使得高楼之间的层次感自然融合。从整体城市规划的角度审视,此举或许更有利于城市的有序发展。

项目的未来预期

项目经过重大调整,其前景变得难以预测。对于鲁能而言,开发项目的难度和成本可能遭遇新的考验。原本确定的目标客户群体,包括那些寻求地标效应的商业客户,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并调整其市场定位。

钱江新城虽失去了一座本应成为地标的高楼,但这一变动为城市的空间布局与功能规划开辟了新的方向。数据显示,新建筑的高度与周边建筑群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这或许会在城市的光照、风力等微观环境上带来新的影响。

杭州国际中心项目近期对外发布的规划变动,其调整是否与时代发展同步,抑或背后有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我们热切期待各界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积极点赞并广泛传播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