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无废城市”的创建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在大亚湾开发区,该领域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企业废物再利用效果显著,社会各界也纷纷加入营造“无废”环境的行列,这一态势令人感到鼓舞。

工业领域废物变宝

在大亚湾地区,工业领域“无废园区”的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众多企业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废弃物,如今已转变成为可利用资源。以凯美特气体公司和华达通气体制造公司为例,它们位于大亚湾,成功将中海壳牌和中海油惠州石化产生的CO2废气转化为食品级二氧化碳。这一转化技术已在饮料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废气的资源化。此举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展示了企业在环保与经济效益上的双重收益。众多企业正积极探索废物利用的新方法,将具有价值的固体废物纳入资源循环体系,为打造“无废城市”贡献力量。

大亚湾开发区变废为宝,打造绿色循环链,建设无废城市  第1张

企业亮“黑科技”减废

园区内企业正积极实践“无废”理念,彰显出显著的创新活力。众多企业采用先进的“黑科技”,努力从源头减少工业废料的产生。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流程和技术特点,实施个性化策略以减少废料。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降低损失和成本,而且对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产生深远影响。在工业生产中推广环保科技,是推动“无废园区”向“无废城市”转型的关键动力,对减少资源消耗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意义。

智慧监管危险废物

大亚湾开发区变废为宝,打造绿色循环链,建设无废城市  第2张

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持续进步,区生态环境分局推出了“智慧环保小脑”系统。该系统在大亚湾石化区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智慧环保“天网”。在危险废物管理领域,系统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监控。从危废仓库的摄像头监控,到危废转移车辆的GPS定位,再到处置企业的道闸接入,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系统的精确管理。这种全面而细致的监管模式,显著提高了危险废物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效减少了运输、存储和处理环节的风险。

企业提升信息化管理

园区内多家企业正致力于增强其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以中海油惠州石化、立邦长润发等为例,它们正积极构建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这些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追踪、记录和管理废物的产生、转移和处理流程。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而且与园区“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紧密相连,促进了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整个工业生产链条变得更加环保和清洁。

多形式普及“无废”理念

大亚湾开发区变废为宝,打造绿色循环链,建设无废城市  第3张

“无废理念”在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大亚湾开发区,对该理念的传播充满热情。相关部门积极深入政府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多元社会单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无废城市”宣传活动。例如,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问答活动并赠送奖品、现场讲解等方式,向不同群体普及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此类宣传深入基层,确保了不同群体对“无废”价值的理解,营造了浓厚的“无废”社会氛围。

各类单位积极创建

自“无废城市细胞”概念提出后,大亚湾开发区积极推动各类社会单元向“无废城市细胞”转型。2023年,该区已成功创建了7个特色鲜明的“无废城市细胞”,涵盖了“无废机关”、“无废学校”及“无废景区”等多种形式。今年,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至10月,已有9个社区申请加入“无废社区”行列,3所学校申请建设“无废学校”,2个机关单位申请建设“无废机关”,以及1家大型商场申请打造“无废商超”。这一趋势反映出,社会各界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识日益深刻,并纷纷投身其中。请问,您认为有哪些具体措施可以促进“无废城市”的建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并请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