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涉及专业领域,其调解过程通常复杂多变,且极易引发矛盾,这一现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上饶市在这一领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卓越的示范。
上饶医调中心的成立
2012年,上饶市成立了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中心及医调委。截至2021年,该机构经过重组,更名为上饶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医调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调解平台,该中心负责调解城区内38家规模以上医院的医疗纠纷。其成立,为缓解医患矛盾奠定了坚实基础。上饶市设立此机构,体现了对医疗纠纷处理的高度重视,旨在从源头为医患双方构建一个公平的解决环境。
调解现场情况
调解室内,呈现着一种独特的场景——患者与医疗机构的代表分别陈述各自的立场。这一场所成为矛盾的集中点,在每一起案件中,双方都带着各自的诉求和证据。患者一方热切期望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赔偿,医疗机构一方同样期待得到公正的对待。双方情绪通常都非常激动,都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而调解员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调解角色,努力推动双方接受调解的结果。
调解机制探索
裴蕾,担任上饶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医调中心)主任,强调该中心持续在依法调解社会管理方面进行模式创新。医调中心在调解规范化建设方面,已构建了一套包含调查取证、协议形成、回访记录及分析总结等环节的严密流程。该流程的实施,既保障了简易案件的高效处理,防止了矛盾的加剧,又确保了疑难案件依法明确责任,有效阻止了高额赔偿的出现。由此,所有案件均能依照合理有效的规则得到妥善解决。
调解成果显著
该中心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效,接待了超过7000次医疗纠纷咨询。其中,处理了850起医疗纠纷案件,成功结案835起。调解成功的案件有768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2%。经调解结案的纠纷履行率达到了100%,且未出现任何因医疗纠纷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医调中心在解决医患矛盾方面的效率与成果,对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典型案例解析
在某一案例中,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残疾,进而引发了医患双方关于赔偿的争议。争议焦点集中在赔偿标准和金额的确定上。调解员主动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责任判定和伤残评定,并积极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在此过程中,调解员频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经过两个月的持续努力,患者家属最终接受鉴定,并最终获得了公正的赔偿。此案例揭示了调解工作的复杂性,它不仅要求依法操作,还需关注情感层面,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协作的艰难过程。
多元化调解机制
上饶市医疗纠纷调解中心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上饶医患纠纷处理模式”。此模式具备多元性和长期有效性,将“背靠背”与“面对面”调解方式相结合,以及“专家会诊”与“听证会”的融合,还有“依法调解”与“情感调解”的融合。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迅速且高效地处理案件,确保每起案件都能得到圆满解决。同时,该医调中心还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咨询和调解服务,针对患者的特殊需求,实施多项救助措施,累计援助金额已达到26万元。
上饶地区已广泛接受“在医疗争议发生时,寻求医调中心协助”的做法。若您不幸遭遇类似争议,是否会期待有一个专业的调解机构提供帮助?请点赞并转发本文,并分享您所经历的医患纠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