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暖气是否温暖成为众多居民关注的焦点,这一因素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积极努力,旨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这一举措切实有效,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亮点。
保障供热需求面积及户数
2024至2025年度的采暖季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一座总建筑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被纳入集中供热服务区域。这一举措使得1.4万户居民得以享受到集中供热的便利。这一数据凸显了起步区在保障居民温暖过冬方面的坚定决心,覆盖范围广泛,涉及户数众多,在民生保障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一成果是民生工作逐步推进的体现,从建设初期到如今规模,见证了当地为改善居民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供热能力提升
目前,起步区的大桥热源厂已完成扩能提效工程。其供热能力已增至205MW,供热管网总长度达到72公里。此举实现了大桥、崔寨、孙耿片区的供热需求全面覆盖。此次提升涉及多项数据增长,这些数据是量化成果的具体体现。每一项数据背后,都凝聚了技术革新、资金投入和人员精心策划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和人员将持续维护与优化,保障整个采暖季供热能力的稳定输出。
供暖前设备检修工作
为保障冬季供暖的稳定供应,建设管理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办公室在供暖前的准备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各供热企业实施了“冬病夏治”策略,对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他们针对供热锅炉、热力管网、换热站等关键设备进行了细致检查。具体来说,完成了8个二次网湿保站点的建设,对137台锅炉及阀门等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其中阀门保养数量高达390个,入户滤网清洗覆盖了1305户。这些具体数据充分展示了工作的细致性。通过这些检修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正式供暖期间可能出现的“漏水、堵塞、积气”等问题,为供暖的稳定性奠定基础。
交房首季供暖的推行
民生保障工作推进中,起步区已全面实施交房首季供暖政策。相关单位积极督促并指导开发建设单位与供热企业制定供暖计划。通过开发单位补贴、供热企业让利以及政策性补贴等多重措施,旨在实现应供尽供、能供则供。此政策确保了新小区居民在入住当年即可享受温暖。这种多方协作的补贴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尝试,有效避免了因利益冲突导致的供暖难题,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居民权益。
供热保障服务机制建立
建设管理部坚持“百姓事无小事”的原则,专注于群众的供暖需求。他们推动各单位设立“一小区一专班”的供热保障服务机制。此机制汇集了街道办事处、供热企业、开发企业、施工企业和物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同时,实行供热工单集中办公处理,对于供热矛盾突出的问题,通过多方协商的方式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此举不仅全面服务用户,而且对办理流程进行全程监督,实现全链条协同解决问题。该机制的设立为解决群众供热需求搭建了有效平台,是提高供热服务质量的关键措施。
细化供暖服务措施
起步区对供暖服务措施进行了深化细化,并持续推进“访民问暖”活动。特别针对供暖质量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感受。通过迅速高效地处理居民的供热需求,全力保障全区居民能够温暖过冬。此类举措不仅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为构建和谐的居住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您是否认同,贵地区亦应借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全面保障居民供暖方面的做法?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此外,还请您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