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中国与秘鲁正式宣布,双方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已实质性完成。这一重要事件显著提升了中秘关系。此举标志着两国在政策调整和优化上持续努力,预示着各领域合作将进入更加深入的阶段。
中秘自贸协定升级的意义
中秘自贸协定的提升为两国贸易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2009年协定签订以来,双方经贸往来已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的再次升级,无疑将对双方的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数据显示,自协定生效以来,秘鲁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18倍。这一增长不仅显著提高了秘鲁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同时也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多样化食品需求的增长。例如,众多中国超市纷纷大量引入秘鲁农产品。
中秘自贸协定经过升级,将在税收和市场准入等多个领域实施调整与优化。这些政策优化措施将有力推动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迅猛增长。同时,也有望激发双方在资本投资方面的增长潜力,增强企业对对方市场的投资兴趣,并扩大新兴业态在双边贸易中的占比。
秘鲁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情况
秘鲁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前景广阔。11月份,秘鲁蓝莓步入我国商超销售旺季,其清甜口感、接近樱桃大小的果实备受欢迎。据秘鲁农业发展与灌溉部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至5月,该国非传统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4.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秘鲁的首要贸易伙伴及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中国消费水平的提升导致秘鲁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种类持续增多,诸如牛油果、蔓越莓等品种亦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认知。位于利马的甘博仙公司为深入拓展中国市场,特地派遣团队前往上海等城市进行业务推广。
中秘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合作
中秘两国在农业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合作成果。特别是在马铃薯的研究与育种方面,合作成果尤为突出。自2005年起,国际马铃薯中心的专家与我国青海的科研人员携手合作,成功培育出“青薯9号”新品种,该品种现已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
中国研发的种子生产和防病技术已在秘鲁推广应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秘鲁农业部长马内罗对此表示高度赞扬,并积极提出加强两国在人员培训、马铃薯种质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此外,他还表达了学习中国农业在减灾方面的经验的意愿。
钱凯港在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
钱凯港对中秘双边贸易的扩张具有显著影响。该港口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港口发展成为智慧型、绿色环保的大型交通枢纽,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中秘贸易关系的深化。
目前,中秘之间的航运周期约为35至40天。然而,随着钱凯港的启用,这一状况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部长马内罗指出,该港口的投入使用有望大幅缩短航运时间,并降低海运费用。这对于迫切需要保鲜运输的生鲜类产品出口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内航线助力双边贸易
国内航线对中秘贸易的贡献不容小觑。以天津港新开通的直通拉美的新航线为例,其中的“水果快线”扮演了关键角色,首次将秘鲁蓝莓直接运抵中国北方口岸。此举显著缩短了运输周期,减少了成本,并有效保持了蓝莓的新鲜度,这对提升蓝莓在北方市场的销售业绩大有裨益。
这亦侧面映射出,在全球化贸易的新格局中,中国正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并致力于提高与包括秘鲁在内的多个国家,尤其是重要贸易伙伴间的互联互通程度。
中秘未来的合作展望
中秘两国在未来的合作前景广阔。随着自贸协定的升级,双方有望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这不仅包括农业,还可能涉及文化交流、旅游和工业等多个新项目。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双方亦能相互学习经验。面对如此众多的机遇,中秘企业应如何把握?这要求两国政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我们期待中秘双方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您认为中秘在哪个领域合作前景最为看好?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