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莞市虎门镇社区城管办强制扣押车辆并征收高额罚金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居民反映,该城管办存在多项违规操作,包括执法权限的争议以及罚款用途的不明确。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此类行为的合法性及合规性。

居民报料拖车罚款情况

东莞市虎门镇赤岗社区的居民董先生近期遭遇了一桩不愉快的事件。9月份,他发现自己的车辆停放在路边时已神秘消失,报警后得知是被社区城管办公室委托的拖车公司拖走。若要取回车辆,董先生需向城管办公室支付460元费用。据悉,董先生并非个例,许多车主都曾遭遇类似情况,每天都有车辆被拖走,罚款则由拖车公司代为收取。此外,赤岗和龙眼社区还对商贩的车辆实施了强制扣留。这些做法在居民中引起了广泛的不满情绪。此类问题在当地并非少数,已成为影响众多居民的普遍现象。

居民们对部分收费项目提出了疑问,例如拖车服务费用为360元,叉车服务费用为100元。车主普遍认为这些费用收取标准不明确,疑似存在乱收费现象。尤其是如此高额的费用在缺乏合理依据的情况下,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压力。此外,对于罚款的去向没有明确说明,这也引发了居民的猜疑。

执法依据遭质疑

东莞虎门镇城管办强制拖车收高额罚款,钱都去哪了?  第1张

社区城管办所发放的违法行为通知书中引用的法规存在瑕疵。《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条例》自2021年起已不再适用,导致其执法依据失去合法性。在城管办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过程中,诸多问题显现。例如,黄先生等商贩指出,执法人员未依规展示证件,且未使用执法记录仪。此类违规执法行为使得居民缺乏安全感,担忧自身权益可能遭受侵害。

正常执法流程中,这些环节至关重要,若有所缺失,执法公正性将难以得到保障。对于普通居民与商贩而言,其合法权益难以获得合法保护,此现象已成为当地社区管理中的一个显著隐患。

东莞虎门镇城管办强制拖车收高额罚款,钱都去哪了?  第2张

各部门回应不一

东莞市司法局对事件的回应引发了公众的困惑。其领导层的表述不够清晰,执法监督科科长刘涛提出问题涉及社区自治,然而,社区自治组织并不具备执法权限。对此,广东省司法厅迅速作出纠正,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赵仕瑞明确指出,虎门镇赤岗、龙眼社区的城管执法办行为已涉嫌违反法律规定。

东莞虎门镇城管办强制拖车收高额罚款,钱都去哪了?  第3张

此类矛盾的回应使得局势愈发复杂。一方面,司法局的立场使得居民感到其诉求未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司法厅的表述又为民众带来了一线希望。然而,整个事件依旧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状态,尚未获得明确解决。

执法主体争议

东莞市镇街在综合行政执法方面有明确规范,规定车辆违停的执法责任归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而违规占道经营行为的执法主体应为镇街城管综合执法局。然而,某些社区城管办并未获得执法权限,却身着城管制服,驾驶带有执法标识的车辆进行巡逻执法。这种情况下,是否构成冒充行为,难以作出明确判断。

东莞虎门镇城管办强制拖车收高额罚款,钱都去哪了?  第4张

缺乏执法权限,他们却能够持续“执法”长达一段时间,这不禁引发了对当地执法管理体系的漏洞的质疑。这种现象可能会对区域内的执法秩序和公众信任度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亟需考虑并采取措施,以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并对此作出明确回应。

东莞虎门镇城管办强制拖车收高额罚款,钱都去哪了?  第5张

罚款去向不明

截至目前,居民们对于罚款的去向仍然一无所知。尽管罚款是由拖车公司代为收取,但关于这笔资金的最终分配与使用方式,却无人能够提供确切信息。至于这些资金是否被用于公共事务或社区建设,目前尚无明确了解。

若罚款仅被特定利益相关者所获取,则此行为显然是不公正的。居民有权了解其缴纳的罚款去向,这一做法体现了对居民基本权利的尊重。

事件后续展望

广东省司法厅已对虎门镇社区城管办的行为作出违法认定。关于此事件的后续处理,目前尚不明确。是仅要求其进行改正,还是将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罚?对于涉嫌违法执法的社区工作人员,是否将进行相应的处理,亦尚未公布。

该问题已摆于众人面前,当地相关部门亟需给出明确回应,以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难题。同时,我们也期待广大读者能发表个人见解,对于这一事件,您认为如何才能得到妥善处理?

东莞虎门镇城管办强制拖车收高额罚款,钱都去哪了?  第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