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臭水沟,今日芦花湾!贵德县如何让废水塘变身美丽生态湿地?  第1张

在深秋时节的贵德黄河之畔,一个由废弃废水塘蜕变而来的迷人生态湿地——芦花湾,以其惊人的转变成为了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典型。究竟在这背后,又蕴藏着哪些引人入胜的故事?

昔日臭水沟,今日芦花湾!贵德县如何让废水塘变身美丽生态湿地?  第2张

贵德县的生态治理决心

2019年10月,贵德县生态环境局启动了对该区域的整治行动。该局投入3600万元资金,开展了黄河流域贵德河阴段的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项目。这一举措彰显了贵德县在生态治理方面的坚定意志。他们深刻认识到当地水域生态的至关重要性,全力以赴致力于改善废水塘的现状。此项目非一时兴起,而是在长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其目的是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使贵德县更加美丽、宜居、宜业。

湿地的建设规模和工艺

项目中的湿地建设规模颇为宏大,涵盖了4.57公顷的复合流潜流湿地(有效面积达4.895公顷)和8.15公顷的表流生态湿地。项目采用了生态型湿地污水深度净化系统工艺技术,这一技术颇具先进性。它能够将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引入,用于建设尾水深度净化生态湿地系统。这一系列建设和技术应用旨在实现多重目标,包括天然湿地的生态修复、消除自然湿地内的污染物以及尾水的二次净化等。

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湿地建设与功能的发挥,显著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昔日污浊的水塘,现已蜕变为知名的芦花湾。水质显著改善,该区域水质稳定优于地表水Ⅲ类,并正逐步向更高标准迈进,以达到黄河流域贵德断面水质的目标。入黄污染物总量亦有所减少。此外,湿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水鸟。周边居民因环境改善而受益,得以在此散步、赏景。芦花湾逐渐摆脱了污名,成为众多人向往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湿地成为休闲好去处

芦花湾如今已成为众人休闲的理想之地。入秋十月,秋风染黄了树叶,或是将其染成红色,远眺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不论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皆被其魅力所吸引。居民们常在晚餐后漫步于此,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林间草木茂盛,杨柳轻拂,鸟儿欢快地嬉戏,鱼群在水中自由游弋。水面上的鸭子觅食,石头栈道上游客络绎不绝。这片区域洋溢着自然和谐之美。

打造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芦花湾致力于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教育中心。该项目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科普设施建设,不仅为公众提供了观赏美景的机会,还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授生态知识。此举不仅为周边旅游产业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更为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湿地的水质净化能力

芦花湾尾水深度净化生态湿地系统具备显著的水质净化功能,其日净化能力达到约1万吨。净化后的水质经东河流入黄河。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芦花湾对黄河生态系统的重要贡献。该系统不仅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还保障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的安全。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先前项目建设的努力。

阅读完此篇报道,您是否也期盼在周边发现更多如芦花湾一般,由废弃废水塘蜕变而成的迷人生态湿地?若此愿景与您共鸣,不妨在评论区点赞、转发并留下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