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城市化步伐加快,导致高层建筑数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二次供水需求和设施规模的持续扩大。然而,这一关乎居民用水安全的关键设施却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运营主体多样化、管理水平不一、政策尚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不仅对供水安全构成影响,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面对这一挑战,新余市水利局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二次供水问题凸显
新余市的城市居民对二次供水设施的需求极为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二次供水设施的范围也在持续扩大。然而,在运营管理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运营维护主体众多且混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众多从业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以物业管理为例,许多物业在二次供水管理上表现不尽如人意。此外,配套政策的缺失也导致许多开发商和物业不愿意将二次供水设施移交。
居民供水安全面临重大威胁。调查揭示,由于管理专业性不足,部分二次供水设施存在水质受污染的风险。在新余市,大约有30%的居民对家中二次供水的质量表示担忧。
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2023年,新余市水利局迅速响应,启动了相关工作。该局不仅动员了全体干部职工,还携手水务集团的技术精英,共组建了8个联合督导小组,参与人数超过120人次。这些小组对城区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了全面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逐栋走访了各小区,对城区的供水状况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检查结果显示,新余主城区的2家集中供水水厂和160个二次供水管理泵房普遍存在缺陷,例如部分水箱长时间未进行清洗,水质检测工作也未得到落实。
实地调研使水利局对二次供水设施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这为后续的改造升级奠定了基础。若这些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并解决,居民用水安全将面临持续风险。
大力整改改善现状
新余市水利局在查明问题后,立即启动整改措施。该局对二次供水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规范,包括发布统一的“水箱清洗作业规范”等。新规实施后,二次供水管理泵房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县区水利部门也被组织起来,对所辖区域的二次供水水质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水质状况良好。
一系列整改措施已有效确保了居民当前用水安全。然而,众多老旧的二次供水设施仍潜藏风险,持续的改造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出台管理条例法规
2023年,新余市在二次供水管理领域迈出了关键步伐。该市颁布了《新余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条例》,成为省内首部专门规范城乡供水工作的地方法规。进入2024年,新余市水利局进一步制定了《新余市城镇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该管理办法已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预计于11月下旬,经市政府审核通过后正式发布。该办法将就二次供水的核心要素制定详细规定,从而为二次供水的有效监管奠定制度性基础。
项目资金助力改造
市水利局主动寻求外部资源支持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项目。他们提前进行规划,将国家政策落实为具体实施项目,成功争取到1.116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其中已有5436万元资金到位。该资金将专门用于新余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
工程中将进行改造,针对约1500米的二次供水泵房老旧管道。同时,108套老旧二次供水设备也将进行智能化升级。这些措施将显著提升居民用水安全,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有效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持续管理确保安全
新余市水利局致力于持续维护居民用水安全。该局将全面负责,不懈推进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工程。同时,在管理方面,积极推行专业化与规范化措施。这些举措旨在确保居民用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用水安全。
未来,二次供水的管理领域可能面临更多新的挑战。针对新余市水利局,读者们如何看待其保障二次供水安全的努力方向?期待大家点赞、转发本文,并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