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持续进步的背景下,6G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寄托了众多期望。然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在2024年全球6G发展大会的主旨论坛上提出,6G的发展进程,终端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观点犹如给对6G发展热烈讨论的业界注入了一剂冷静剂,促使人们重新聚焦于终端设备的重要性。
6G是融合的信息网络
6G被界定为一种融合通信、感知、智能和计算的移动信息网络。这一网络将承载前所未有的新业务,并为新服务提供支持。在众多相关技术中,人工智能技术占据显著地位,被视为6G技术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自6G概念提出以来,相关技术研发工作已全面展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其中。此外,众多通信企业也将6G研发作为重点工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布局。
一旦这种融合性网络得以构建,网络使用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具体来说,它将提高智能设备间的协同作业效率;同时,它也将促进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网络接入,有效避免卡顿等问题的发生。
终端决定6G成败
目前,尽管6G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但终端设备已成为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闻库理事长指出,若终端质量不佳,即便网络技术再先进,也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目前,终端应用状况并不理想。众多终端应用趋于单一,主要集中于互联网基础层面,未能深入至专业领域。这一现象在现实中十分普遍,观察我们周围的移动设备等终端,发现大量应用集中在视频、社交、购物等基础互联网功能上。
为确保6G技术的广泛应用,终端领域的资金投入至关重要。需在终端设计及使用全过程中加大投入力度,以优化目前终端产品较为单一的状况。
6G终端设计方向
6G终端设计应以人为中心。需全面考量各类用户需求,特别是老人等特殊用户群体的需求。旨在为用户带来更智能化的应用和更简便的操作体验。以老年人为例,若6G终端能针对他们进行个性化设计,如提供大字体、简洁的操作界面等,那么他们使用新一代移动技术将不再感到困难。
此外,终端设备需具备多场景适应性。比如,在工业应用中,终端需具备耐久性,并且理想情况下应具备防水防尘功能。同时,即便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终端也应能保持正常运作。
6G发展面临的挑战
6G的发展过程并非顺利无阻。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包括研发资源以及标准制定资源,商业化成果的转化却遭遇了难题。企业在技术和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如何将这些进步转化为商业利益,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从用户视角来看,尽管6G在技术上要求较高,但其经济性和易用性同样不容忽视。
当前,用户普遍期待6G技术既经济又实惠,避免初推出时价格昂贵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希望使用过程简便易行,以此激发广大用户的使用兴趣。
5G-A的桥梁作用
5G演进阶段(5G-A)充当了连接5G与6G的关键纽带。在我国,5G-A的产业化和商用部署进展稳健。这一进展为6G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我国在5G及其演进阶段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借助这些前期工作,我们能够将相关技术成果尽可能地无缝衔接至6G的研发进程中。
从市场视角分析,该路径从5G技术演进至5G-A,再过渡到6G,为产业链中的企业预留了适应与转型的必要时间和机遇。
全球6G标准研制
2023年12月,全球范围内的中国、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7个3GPP标准伙伴组织共同发布了《3GPP致力于研制6G国际标准》的联合声明。移动通信产业的成功,依赖于全球统一的通信标准。回顾3GPP从3G到5G的国际标准制定,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社会经济价值,6G国际标准的研发前景显得十分广阔。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研发人员和运营企业之间的紧密协作,以跨越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关键差距。我们正朝着成功研制6G全球统一标准的目标稳步前进。
在探讨6G终端发展进程的关键技术改进时,请问您认为哪一领域的进步最为关键?期待各位读者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如若您认为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妨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