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发生了一则温馨的新闻。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余一凡,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关键时刻,慷慨捐赠三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名为“精进不休”的奖学金。该奖学金旨在表彰那些勤奋进取的“后进生”,此举传递了正能量,受到了广泛关注。
捐资助学回馈母校
2024年6月,余一凡顺利从学院毕业,并获得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博士研究生保送资格。他将本科期间获得的3万元奖助学金全部用于设立奖学金。此举旨在回馈母校。华西临床医学院见证了余一凡的成长,他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这种以资助学弟学妹为形式的感恩行为,无疑是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回馈方式。
该奖学金着重彰显精神层面的价值。它源自余一凡个人所获得的奖助学金,尽管金额不多,却传递出无穷的力量。此举亦鼓舞了众多学子,激发他们心怀感激,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效仿余一凡,尽己所能为身边的人带来正能量。
“后进生”定义
该奖学金对“后进生”有特定定义。这一概念涉及那些在学习上暂时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尽管他们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却拥有坚韧不拔和持续努力的精神。这一做法颠覆了以往仅以成绩优劣为标准的奖学金评定模式。过去,众多奖学金项目主要关注那些成绩优异或在特定领域表现出色的学生。
当前,我国众多高校正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模式。余一凡奖学金便是这一探索的实例。该奖学金从崭新角度审视那些在学业道路上努力攀登的学生,为所谓的“后进生”提供了同等关注与激励。此举措无疑对激发更多学子主动提升自身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自身经历的感悟
在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学习旅程中,余一凡并未遭遇平坦之路。起初两年,他的成绩并不突出,曾深受迷茫与焦虑等情绪的困扰。幸运的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他找到了科研的方向,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他深知,自己过去也曾是“后进生”,这一经历让他对同学们内心的压力感同身受。在迷茫的时刻,微小的鼓励可能就能扭转乾坤。他深刻体会到同学们在压力下的无助,因此,他希望通过奖学金,为他们带来一线希望,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激励学子的目的
余一凡设立奖学金,旨在激励众多学弟学妹勇敢面对挑战,坚定地继续前行。医学领域的发展道路漫长且充满挑战,对于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他们面临的学习压力巨大,竞争也异常激烈。
在学习的道路上,许多同学都会经历瓶颈期或不适期。在此阶段,适时的外部鼓励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余一凡期望该奖学金能起到这样的推动作用,对于那些在学业中奋斗的学生来说,它不仅是一种认可,更传达了一个信息:努力是值得的,坚持不懈终将有所回报。
奖学金的资助情况
“精进不休”奖学金每年对成绩排名后25%的6名学生提供资助。每位学生将获得1000元奖金。虽然金额并不算多,但这是余一凡在其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对于获奖学生而言,这笔奖励资金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认可与激励。
在我国教育资助框架中,各额度级别的奖学金均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奖学金的价值并非仅以金额大小来评判,这种专门针对“后进生”的激励机制,或许将成为教育资助领域内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的新趋势。
倡导传递正能量
余一凡的捐资助学行为传递了正能量。在当下社会,我们亟需此类故事。无论是局限于校园内部还是扩展至整个社会,积极的事件均能激发他人共鸣。
请问您是否听说过身边发生的那些令人动容的助人故事?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这些感人的经历,同时,也请您点赞并转发此篇文章,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到这份爱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