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花溪区马铃乡的四季采摘园步入了丰收时节。这场盛宴不仅令人味蕾愉悦,更见证了当地发展模式的成效,多方受益。园内丰收景象喜人,同时亦规划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采摘园概况
花溪区马铃乡的四季采摘园已成为当地热门的观光地。该园占地约300亩,种植了多种水果。它位于花溪区马铃乡境内,园内的金秋砂糖橘正进入收获期。据悉,园中除100亩金秋砂糖橘外,还有200亩葡萄园。这里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自开放以来便致力于多元化发展。然而,今年由于遭遇了水果种植的“小年”,金秋砂糖橘的产量并不理想,仅有四五万斤。
四季采摘园内,众多品种的果实已成熟,静待采摘或销售。成熟季节,园内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金秋时节,砂糖橘挂满枝头,金黄色的果实闪耀着诱人的光芒。葡萄品种繁多,包括无籽红提和阳光玫瑰等。此时,不仅有大量橘子待游客采摘,众多葡萄也正处于最后的采摘与处理阶段。
采摘价格与游客体验
当前,金秋砂糖橘的入园采摘价格定在每斤十元,颇具吸引力。采摘园的技术负责人张洪英指出,金秋砂糖橘以其细腻的肉质和浓郁的香气而著称。园内橘香弥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例如,来自修文县的汪亭一家便专程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并购买水果。他们一家仅葡萄就采摘了超过30斤,金秋砂糖橘同样采摘了30多斤。汪亭透露,他已经连续五年光顾此园,原因在于这里的水果新鲜且口感佳,深受家人和亲戚的喜爱。
游客在现场纷纷表示,参与这种入园采摘活动既具趣味性,又能直接品尝到新鲜当季水果。他们可以直接从树上采摘并即时品尝,这种体验远非市场购买可比。不少游客还会在采摘园内合影留念,沉浸在丰收季的欢乐氛围中。此外,采摘园周边环境同样宜人,人们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愉悦的放松。
技术负责人与果园发展计划
张洪英担任技术负责人,对果园的未来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鉴于今年砂糖橘产量未达预期,她计划在完成当前任务后,于管护期间安排人员施用冬肥,并强化果园的养护管理。她期望通过这些举措,使明年的果园能产出更多果实。她深刻认识到果园水果品质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金黄砂糖橘以其出色的口感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受到青睐。只要科学管理,并有效应对产量波动,这一特点将显著提升果园的经济收益。同时,葡萄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必须持续保持其品质与产量,以确保游客在各个时段都能享受到愉快的采摘体验。
劳动力与村民受益
采摘园的运营模式为周边村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在采摘高峰期,园内务工人数超过30人。这些务工者绝大多数是周边村民。他们每日可获得100元的工资,这样的近距离就业机会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在园内工作的村民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赚取收入,且工作内容相对简单,这一情况十分令人满意。
在水果收获季节,村民们需对葡萄进行修剪,随后进行打包并运送至外地销售。这些任务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构成难题。入口处,每日都有数十名工人辛勤劳作。这样的工作不仅为村民带来了额外收入,而且不影响他们完成自家农田的农事,实现了双重收益。此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收入途径。
运营模式带动多方发展
自2016年投入使用至今,四季采摘园实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模式,有效推动了当地的发展。农户通过将土地入股,按照每亩1500元的标准,参与土地租金的保底分红。该采摘园流转了谷中村300亩土地,涉及51户农户。这些农户每年可享受45万元的保底分红。
谷中村利用村集体扶贫项目资金,投入了50万元,每年年底可分得3万元红利。此举使得该村26户脱贫家庭得以分享发展红利。此运作模式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动力,还对于村集体及农户的发展产生了正面促进作用。
未来规划
相信谷中村对前景有着明确的规划。据村里副主任陈才伟透露,他们计划通过争取建设项目和改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若此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预计将吸引更多游客到访谷中村,体验采摘之乐和感受乡村美景。目前,采摘园已拥有一定的游客基础。若能进一步结合当地田园风光,开发更多娱乐休闲项目,谷中村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在采摘园的经营管理与乡村旅游开发之间寻求最佳平衡?我们诚挚邀请广大读者在评论区发表见解,积极参与互动。同时,我们也期待各位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以扩大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