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市场监管局长期聚焦东寮社区的特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地方发展的新动向与潜力,更凸显了政府部门积极行动的重要价值。
东寮豆干产业的扶持之路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在多年前便开始关注东寮社区的豆干产业。该局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着手建设豆干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厦门市、区、所三级监管部门多次深入东寮进行调研,其中2019年就多次走访豆干作坊,全面了解了产业现状。监管部门掌握了作坊的基本情况,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基于广泛的意见,他们提出了“1+N+X”的项目构想,这一构想促进了小作坊向规范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统一规划的实施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翔安区市场监管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自2020年起,该局邀请了审评专家对集中加工区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和帮助,涵盖了从选址到工艺布局的全方位。同时,他们还积极协助东寮村合作社注册集体商标,并指导加工区被评为教育实训基地。这些举措使得东寮豆干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稳步前行。
标准化生产的推动作用
东寮豆干产业若要实现更佳的发展,标准化生产成为当务之急。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的努力。
多个部门展开紧密协作。厦门市标研院与市食药检验研究院自2021年起参与其中。他们协助制定团体标准,并致力于培育质量检验专业人才。此举措确保了东寮豆干生产的标准化。监管局得以依据这些标准确保豆干品质。在此过程中,豆干产业整体的质量监管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
标准确立之后,小型作坊承受了改进的挑战。得益于监管局的指导与支持,这些作坊正逐步适应变革。在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各作坊正按照新标准进行整改。此举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东寮豆干产业的整体发展和升级。
品牌与文化价值的拓展
现代产业发展与品牌及文化建设密不可分。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充分理解这一点,在东寮豆干产业领域积极推动品牌和文化建设。
自2022年起,多个部门携手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其中,农业农村、文旅、教育等部门积极融入项目建设。如对东寮村的大豆种植标准化基地建设提供指导与支持,确保豆干生产拥有稳定且优质的原料供应。此外,还致力于开发豆干文化休闲游、中小学研学基地等项目。这些举措使东寮豆干产业突破单一加工的局限,迈向多元化价值发展。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东寮豆干的名声亦逐渐扩大。
品牌文化项目的推进吸引了众多游客,使得村庄经济活力显著提升。村民的收入来源得以多样化,不仅豆干销售收入增加,相关旅游产业的兴起也带来了额外收益。此外,村庄周边的经济活动亦随之增长,围绕豆干产业,一个以豆干为中心的完整产业链条已逐步形成。
后亭村鹧鸪产业的崛起
东寮豆干之外,后亭村的鹧鸪产业亦得益于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的支持与助力。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后亭村,积极贯彻“为民服务”的理念。在此前,后亭村的鹧鸪产业知名度不高,市场增值潜力有限。市场监管局的到来,为该村带来了精准的帮扶措施。他们协助后亭村申请注册商标,截至2023年5月,已成功注册“紫云鹧鸪”等六个商标。这些注册商标的获得,显著提高了后亭鹧鸪的品牌识别度,同时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价值。
产业链的延伸展现出更大的创新空间。为了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监管局协助村里的产业领头人开设了以鹧鸪为主题的餐厅。该餐厅于2023年9月正式开业,吸引了众多周边游客前来品尝鹧鸪美食。此举促使鹧鸪产业从单一的养殖和加工拓展至餐饮服务领域,拓宽了其发展道路。
积极的帮扶服务态度
监管局提供的支持不仅限于产业支持,更涵盖了众多办事层面的直接帮助。以2023年10月后亭村启动鹧鸪加工厂的项目为例。
在事发时,村民们感到无助,遂向市场监管部门寻求援助。监管部门迅速作出反应,主动提供指导,并全程参与从筹备到手续办理的各个环节。至10月29日,他们迅速将首批10家营业执照交付给商户。这种高效的服务彰显了监管部门真心为民服务、积极落实实事的决心。
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对于各类企业主体的办事需求能够做出及时响应。他们实施了一系列的便利化措施。截至目前,今年11月前,共完成了1021件“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办理,其他事项办理了5942件,实施准营承诺即入制办理了12件,个体工商户全区通办事项共办理了8337件。这些具体数据充分体现了监管局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水平。
未来发展的展望</br>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已作出显著贡献。然而,关于这种发展模式在未来能否持续以及是否可推广,尚存疑问。
东寮豆干产业目前已取得显著成绩,然而,其是否具备拓展至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潜力?后亭村的鹧鸪产业尚处初创阶段,未来需采取何种扶持与创新措施以提升品牌知名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关于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支持,读者们有何见解?欢迎留言、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