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杭州市的蝴蝶剧场成为第七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颁奖典礼的举办地。在该颁奖典礼上,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随之诞生。

宁海平调演员登上金桂奖舞台

11月10日晚,杭州蝴蝶剧场成为众多戏剧演员的聚集地。这场备受瞩目的颁奖典礼吸引了众多杰出人才。其中,来自宁海平调艺术传承中心的国家二级演员吕娅娜登上舞台。她所代表的宁海平调,是一种蕴含丰富文化的地方剧种。此次,宁海平调演员首次参与“金桂表演奖”的竞争。吕娅娜的登场,为舞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为宁海平调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吕娅娜深知此次机会的珍贵。她承载着众多同业者和爱好者对宁海平调的期盼。站在舞台上,她的追求不止于个人荣耀,更旨在提升宁海平调的知名度,同时展现这一古老剧种的独特风采。

激烈竞争中的精彩表现

决赛中,吕娅娜面对的是如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李云霄、陈丽君等实力派演员的强劲挑战。但她并未退缩,凭借宁海平调艺术传统剧目《阴阳河·挑水》登台。该剧特色鲜明,将唱、念、做、舞完美结合,融入了众多高难度技巧。如“三寸金莲·踩跷功”、“水袖功”、“担子功”等,技艺层层递进,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喝彩。观众见证了宁海平调演员的精湛技艺,这一切背后,是吕娅娜无数次的辛勤训练和对宁海平调艺术的真挚热爱。

吕娅娜的表演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词,都完美地展现了宁海平调的独有风味。在众多优秀的演员中,她成功脱颖而出。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她多年来的辛勤努力,更是宁海平调这一剧种独特魅力的生动展现。

宁海平调的历史与特色

宁海平调源自明末清初,传承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此曲艺形式在浙东三门湾地区广为传播,深受民众喜爱。其表演风格独具一格,以独唱与合唱相结合、鼓点辅助节奏、无需乐器伴奏为特点。同时,宁海平调还融合了耍牙、一马双鞍、抱瓶滑雪、吃粥(口技)等多种绝技。这些技艺是宁海平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丰富文化遗产。

宁海平调演员吕娅娜斩获浙江戏剧表演最高奖  第1张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海平调艺术领域经历了多轮变革。1960年,宁海平调剧团正式成立,这一事件成为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5年5月,宁海县平调研究会随之成立。到了2006年,宁海平调荣幸地被纳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连串的发展事件,全面揭示了宁海平调在不同时期的成长路径。

地方支持下的稳步发展

宁海平调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宁海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支持。近期,宁海县委对文化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以文化振兴为动力推动城市革新的发展战略。他们努力打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送万家福”的宁海城市品牌,这一理念同样推动了宁海平调的发展。在政策的持续助力下,宁海平调始终秉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宁海平调剧团推出了多部大型平调戏剧及精选折子戏,同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演员和职员。《金莲斩蛟》荣获国家级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而平调表演“耍牙”则赢得了全省第五届民间文艺“映山红”奖。这些卓越成绩充分展示了宁海平调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下,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吕娅娜获奖意义非凡

吕娅娜荣膺“金桂表演奖”,这标志着宁海平调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此奖项是浙江省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荣誉,与“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密切相关。吕娅娜的获奖,对于宁海平调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她已成为该团体引以为傲的杰出代表。

吕娅娜指出,金桂奖的荣誉舞台并非她个人独占,实际上,宁海平调剧团全体成员共同登上了这一舞台。她热切期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并认可宁海平调——这一充满激情、技艺高超且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剧种,它理应得到广泛的关注。她的发言,体现了宁海平调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望。

宁海平调演员吕娅娜斩获浙江戏剧表演最高奖  第2张

宁海平调的未来展望

吕娅娜获奖使得宁海平调的发展空间显著扩大。尽管如此,宁海平调在继承与创新的征途上仍面临诸多难题。比如,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目光,如何在现代环境中维护这一古老剧种的独特魅力。宁海平调能否利用这次获奖的机遇,增强其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传承行列?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此外,我们也热切期待广大读者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点赞和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