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陕西省气象台发布了一则关于天气的重要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降水、降温等多个方面,对公众出行和生产生活产生显著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降水情况及时段
11月11日至13日,陕西省因短波槽东移,普遍出现小雨,部分区域则遭遇中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大雨。14日,降水有所减弱。从15日至18日,受较强冷空气与短波槽的共同作用,中南部地区将迎来连续的降水过程。具体来说,陕北南部地区小雨将转为雨夹雪或小雪,关中南部和陕南地区将出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关中北部等地则有雨夹雪或小到中雪。降水的主要时段集中在12日至13日白天以及16日夜间至17日白天。
全省各地降水量存在差异,11至13日,大部分地区迎来小雨,雨量介于0.1至10毫米之间,局部地区则出现中雨,雨量在10至25毫米。15日至18日,降水等级波动较大。此阶段降水状况复杂多变,公众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5日至18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普遍下降了6至8摄氏度,局部地区降温甚至超过10摄氏度。19日凌晨,最低气温降至陕北北部-7至-5摄氏度,部分区域介于-5至0摄氏度之间,关中南部和陕南地区气温则在0至5摄氏度。如此显著的降温将对公众生活产生影响,包括取暖需求增加等。在此期间,公众需适当增加衣物,以防感冒及其他疾病。
在生产活动中,需关注降温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户外施工等任务可能需调整作业时间或增设保暖措施,以确保工人安全及健康。
霜冻出现区域及时段
在14日至19日,我国中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了霜冻现象,具体来说,14日至15日,榆林北部和延安西部地区遭受了霜冻;而16日至19日,陕北大部分地区、关中西部及北部地区,以及秦巴山区也遭遇了霜冻。这种霜冻对农作物造成了显著影响,因此农民朋友们需要提前采取防冻措施,例如对农作物进行覆盖等。
市民在种植花卉或蔬菜时,需特别注意将体质较弱的植物迁入室内,或实施保暖措施,以防遭受霜冻带来的损害。
降雪及道路结冰区域及时段
16日至18日,关中西部及北部、秦巴山区将出现降雪天气。在此期间,即17日至19日,上述地区还将出现道路结冰现象。道路结冰将对交通带来显著影响,因此交通部门需提前做好防滑、除雪等应急准备工作。
在特定时间段内,公众出行时需特别谨慎,特别是在驾驶过程中,应控制车速,并在需要时为车辆安装防滑链。
降水对中南部的影响及防范
15至18日,关中南部及陕南地区降水持续,地质灾害等次生风险显著增加。当地政府需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强化地质灾害监测等。
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雨中出行务必保障个人安全;当地政府一旦发布撤离指令,应迅速、果断地执行,并确保远离水域、山崖等可能发生灾害的区域。
天气对公众出行及生活影响
首先,阴雨天气对交通造成了影响,公众需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低能见度和路面湿滑,确保行车安全。其次,强冷空气的降温对生产、日常生活、公众健康以及城市运行带来了诸多不利,因此,公众需要加强保暖措施。
天气的变迁持续作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你是否曾遭遇过因天气突变而引发的难忘事件?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评论、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