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20 周年庆,新院区将设 1000 张床位  第1张

11月9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庆祝建院120周年。庆典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院士通过视频传达的祝福,新院区规划的公布,急救设备的展示,以及健康花园的揭幕仪式。众多活动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20 周年庆,新院区将设 1000 张床位  第2张

建院120周年庆祝大会

11月9日上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隆重举行了建院120周年的庆祝活动。此次盛会不仅回顾了医院历经120年的风雨历程,也见证了其从1901年由张竹君创立的南福医院发展到今天的辉煌成就。众多嘉宾云集,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现场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众多老患者和医护人员深受触动。此次庆典不仅是对医院过去的崇高敬意,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在此次庆祝活动中,设有专门的表达祝愿环节。钟南山院士与夏照帆院士分别通过视频传递了他们的良好祝愿。他们的祝福不仅彰显了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所取得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们未来不断进步的坚定信念,此举使得现场气氛愈发高涨。

白云院区规划

黄逸辉院长公布了白云院区(广州市应急医院)的规划详情。该院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规划中的院区建筑总面积将达到10万平方米,规模相当可观。此外,院区将配备1000个床位。目前,钟落潭镇尚未拥有如此规模的综合三甲医院。白云院区预计将于2028年底正式启用。

新院区的设计理念颇具创新,其特色包括人车分流、架空层构建以及负压病房机组转换等。这些设计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而且显著提高了医院在紧急状况下的运行效率。以传染病爆发为例,医院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在平日里,它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而在紧急时刻,则变身为一处重要的救治中心。

急救设备展示

在庆祝大会上,医院展示了最新的急救装备。其中,全地形越野救护车和配备5G技术的重症烧伤转运救护车尤为引人注目。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应急办公室主任王晓曼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全地形越野救护车在院前急救领域已取得显著领先地位。该车型体积庞大,底盘坚固,能够在洪涝、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现场有效执行救援任务。5G重症烧伤转运救护车专为烧伤重症伤员设计,确保他们能立即获得高效治疗,实现“上车即入院”的便捷服务。

这两种救护车均配备了5G技术。该技术能够实时将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传输至医院,同时车内伤员还可通过音视频方式与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这一功能实现了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目前这两种救护车已正式投入使用,随时准备提供服务。

“竹君”健康花园揭幕

当日,现场举办了“竹君”健康花园的揭幕典礼。张竹君在中国红十字运动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她不仅是该运动的发起者之一,还被誉为“女界梁启超”以及“中国的南丁格尔”。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前身,即她于1901年创立的南福医院。

“竹君”健康花园的揭幕仪式具有深远意义,这不仅是对医院悠久历史的缅怀,更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理想场所。此举亦是对张竹君女士杰出贡献的深切纪念。展望未来,此地有望成为人们回顾医院发展历程的关键地标。

服务当地居民意义

白云院区的建设对当地居民具有深远影响。钟落潭镇目前尚未拥有综合性的三甲医院。这导致居民的医疗需求在相当程度上未能得到满足。随着白云院区的规划和建设,这一现状将得到显著改善。

自2028年年底正式启用,居民就医将迎来极大便利。无论是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抑或是在传染病爆发或灾害事故后的紧急医疗救助,居民都能获得高标准的医疗服务。此举无疑对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医院发展前景展望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凭借120周年院庆的崭新起点,加之白云院区的规划布局和先进急救设备的正式应用等系列举措,其发展前景显得尤为宽广。

从人才吸引角度分析,医院的发展趋势无疑将吸引众多高水平的医护人才。在技术层面,新型医疗设备的引入将进一步推动医疗技术的提升。以白云院区为典型,其在服务社会方面的作用将不断扩展,不仅覆盖周边区域,还将对更广泛的范围提供医疗保障。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拥有百年历史且持续进步的这家医院,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中,又将承担起怎样的关键作用?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并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