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每年均迎来鸬鹚、鸳鸯、织女银鸥及秋沙鸭这四大冬候鸟。这些鸟类历经千里迁徙,从北方抵达杭州越冬,其迁徙习性引人注目。每年,它们如同候鸟家族中的归乡者,往返于西湖之畔,塑造出独特的生态景观,令人翘首以盼。
鸬鹚鸳鸯率先报到
每年,鸬鹚与鸳鸯成为西湖首批抵达的客人。它们对迁徙路线早已熟悉,如同往昔,在寒潮将至时,它们选择西湖畔作为目的地。鸬鹚始终是先行者,紧随其后的是鸳鸯,它们迅速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这些地点多系历年累积,形成了相对舒适的栖息区。在西湖众多鸟类中,它们构成了先锋队。它们的到来,预示着其他冬候鸟也将陆续到来。此时,西湖边的常客们已开始筹备,迎接更多熟悉的面孔。对于鸟类爱好者而言,鸬鹚与鸳鸯的到来,标志着在西湖漫长的湖岸线上,将能够观察到更多种类的冬候鸟。
西湖的优越生态环境是吸引众多鸟类的重要因素。鸬鹚与鸳鸯每年如约而至,这一稳定现象亦从侧面证实了西湖环境持续保持对它们的吸引力。
织女银鸥现身西湖
昨日午后大约一点,发生了一项新发现。护鸟志愿者陆建利在西湖沿岸进行巡逻和拍摄时,目击了一只织女银鸥。恰逢一艘大型船只经过,船只的行进惊扰了这只鸟儿。织女银鸥飞近陆建利,这一行为使得陆建利确信它就是织女银鸥。这一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织女银鸥的出现,预示着第三批冬季候鸟已抵达西湖地区。
西湖历年候鸟的迁徙规律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对于织女银鸥而言,西湖的水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即便在长途飞行后感到疲惫,这里的环境也能为其提供舒适的休整场所。织女银鸥迅速适应了西湖的生态环境,从其到达后的行为表现来看,西湖提供了它所需的生存条件。
织女银鸥休整情况
陆建利指出,织女银鸥抵达西湖后,首要任务是充分休息和补充能量。观察发现,这只刚来的银鸥立刻开始捕食鱼类,但不幸的是,它捕到的鱼过于庞大,最终被鸬鹚夺走。银鸥会在喷泉边长时间站立,头部不断转动,以观察周围环境。它偶尔会展开翅膀进行简单的活动,或者进行短距离的飞行,以舒展筋骨。
这种休整状态颇具趣味。西湖成为其旅途劳累后的休憩之地。在喷泉上,它时而静止,时而轻微晃动,这种状态让观察者体会到它的谨慎与放松。它以不急不缓的节奏适应新环境,而西湖的资源恰好能够满足其适应新环境所需的一切。
到达时间提前情况
陆建利通过计算得出,织女银鸥的抵达时间比去年提前了四天,与前年相比,更是提早了整整一周。这一时间提前现象传递出诸多信息。可能是北方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西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信号迅速传递至北方,促使它们提前南迁。虽然这一现象可能是偶然的,但通过多年的持续观测,或许能揭示出一定的规律。
鸟类研究者得以借助这一提前现象,更深入地研究北方栖息地与西湖区域环境的关联性,这一发现无疑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织女银鸥饮食习性
织女银鸥与鸬鹚均以鱼类为食。织女银鸥的饮食不拘一格,这一特性赋予了它较强的生存能力。它并非仅限于摄取少数几种鱼类。在西湖这一环境中,这种饮食习惯显得尤为有利。西湖鱼类品种繁多,为织女银鸥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在食物资源的竞争中,这一习性使得织女银鸥不易陷入不利境地。此外,它初到新环境时便能迅速获取食物,这也表明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部分源于其饮食习惯。
期待秋沙鸭到来
目前,已有三分之一的冬季候鸟抵达。预计普通秋沙鸭将在12月中旬至下旬到达。若民众希望观赏已抵达的三种冬季候鸟,可前往西湖音乐喷泉附近的三公园与二公园周边水域。需注意的是,这些鸟类对环境较为敏感,游客在观赏时请勿靠近或投喂。
西湖成为市民与游客热衷的观鸟之地。观鸟时,务必遵循正确的方法,以确保既能领略候鸟的美丽,又能呵护这些长途跋涉的来客。你是否有幸在西湖目睹过冬候鸟的身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鸟故事,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