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妇联致力于推动社会风气转变和文明风尚的培育,特别举办了“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该活动精准针对当前部分陈旧习俗对文明进步的制约,特别强调了妇女及家庭在移风易俗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发挥宣讲品牌作用

肥城市妇联大力推广“桃都好声音”宣讲品牌。各级妇联执委及巾帼志愿者踊跃参与,他们走进乡村,深入农户家庭,同时也在繁华集市上宣传移风易俗的相关知识。全市范围内,向广大妇女和家庭发起倡议,提倡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树立新风尚。例如,引导妇女抵制高价彩礼等违背现代文明的陈规陋习。此行动促使群众认识到,他们的参与是移风易俗的关键。移风易俗亟需群众的广泛参与,他们能否积极响应此类倡议,值得关注。

多种活动深入基层

在各村妇女之家,宣讲与文艺表演活动正热烈进行。在幸福食堂,老人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巾帼志愿者讲解红白喜事的新规定。在美丽的庭院里,快板表演生动地传递着文明故事。这些活动有效地将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地洋溢着活力与生机,成为文明新风传播的关键场所。据数据统计,已成功举办了80余场以“移风易俗巾帼先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些基层活动得以蓬勃发展?

整合资源以家为核心

肥城市妇联整合资源,聚焦“家”这一核心要素,致力于相关工作。该组织强调通过传承良好家风来促进社会风气转变。新城街道孙庄社区妇联特别打造了美德家风长廊,展示了包括“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在内的20个典型事迹。此外,通过微型宣讲活动,将尊老爱幼等理念深入人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以家庭为单位推进社会风气改善,是否能够产生更显著的效果?

肥城市妇联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百姓心田  第1张

围绕节日节点引导观念

肥城市妇联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聚焦传统节日和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展开相关工作。他们采用多样化手段,致力于培育、宣传和引导新时代的婚恋、生育和家庭观念。例如,在七夕、国庆等节日期间,组织新婚辅导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帮助新婚青年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些节日不仅是社会集体意识的反映,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使节日文化与移风易俗更有效融合的思考。

文艺形式宣传文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百姓舞台上,妇联执委与巾帼宣讲员们自主创作并表演了舞台短剧。例如,《媒婆骗婚记》等剧目已在各镇街区进行了超过30场的巡回演出。这些短剧深受大众喜爱,通过这种形式,新型婚育文化得以更广泛地被民众接纳。文艺表演在移风易俗宣传中展现出独有的魅力,那么,如何持续发挥文艺的积极作用?

节点宣传形成氛围

肥城市妇联在丰收节宣传周和农村大集日等关键时期,举办了“巾帼普法乡村行,丰收时节易旧俗”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现场,悬挂了宣传横幅,并发放了超过2万份倡议书,使5000多名群众受益。这种在特定时间点的集中宣传活动,有助于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如何有效利用不同时间节点,增强宣传的影响力,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些活动深入肥城市各个角落,与广大妇女和家庭建立了紧密联系。肥城市妇联在移风易俗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模式,相信未来将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欢迎读者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分享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