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鲜之首鲥鱼有多难养?泸州有了养殖厂  第1张

长江三鲜中的鲥鱼,位居榜首,一度作为宫廷贡品,以其鲜美的口感和药用价值著称。然而,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这一特性使得其养殖变得极具挑战。近期,泸州江阳区出现了一家专门养殖这种“难伺候”的鱼的养殖厂,这一现象成为渔业养殖领域的新进展,值得引起关注。

鲥鱼养殖难点

鲥鱼适宜生活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水域,其水温必须保持在7℃以上。为了缓解其紧张情绪,饲养过程中需播放音乐,同时对于音量也有严格的标准。此外,饲养员在操作时不得穿着红色衣物。这些特定的要求反映出鲥鱼养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由于存在诸多限制条件,全国范围内愿意尝试养殖鲥鱼的养殖户数量并不多。

鲥鱼的生长环境受到诸多限制,这使得许多地区即便有意愿发展鲥鱼养殖业,也面临重重困难。这些条件的完全满足实属不易,因此养殖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

刘青华团队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刘青华教授所带领的团队持续专注于鲥鱼养殖的研究工作。该团队在鲥鱼养殖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成功克服了一系列挑战。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养殖知识的拓展和技术革新上,正是这些不懈的研究努力,为鲥鱼在江阳区的养殖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在整个研究阶段,他们详尽探究了鲥鱼的生理和环境需求,持续深入研究了繁殖技术和养殖管理方法,正是这些努力,为鲥鱼的养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江阳区的吸引力

江阳区地处北纬29度附近,气候宜人。该区域养殖基地周边遍布泥土和水草。这里生态环境优越,为鲥鱼的生长提供了必需的矿物质、养殖基质以及微生物等条件。

江阳区坐落于长江沿岸,具备发展高端渔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该区遵循“水产生态化、集约化、高密度化、生态循环化”的发展理念,建立了养殖基地。这些基地能够满足鲥鱼养殖对环境的严格需求,成为鲥鱼在此地繁衍生息的关键因素。

养殖厂规模及产能

泸州市江阳区近期启用了一座鲥鱼智能繁养殖生态工厂。该工厂占地约50亩,设有5个集约化养殖大棚、3个循环池以及660米长的仿生溪流。据规划,该工厂的鲥鱼年产量预计可达15万尾。这一养殖规模在鲥鱼养殖领域内相当可观。

这些设施与规模的设定,充分考虑了鲥鱼的生长习性。无论是养殖空间还是水流设计,均契合鲥鱼的生长需求,构成了确保鲥鱼养殖产量的重要硬件基础。

全链布局的项目亮点

江阳区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全产业链开发项目。该项目包括鲥鱼的研究、繁殖、养殖以及深加工(如鲥鱼肽)和鲥鱼肽销售等环节。这一全链条的布局成为项目的显著特点。

本项目采用生态循环净化技术,确保尾水实现零排放,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还能改善露天养殖环境,并增强鱼苗的适应性。此外,基地的仿生态繁育方式能显著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用药量,确保鱼苗健康生长。一旦鱼苗重量超过600克/条,即可达到批量上市的要求。

未来的发展规划

江阳区即将在泸州市设立鲥鱼全产业链项目的研发加工中心。该区计划深入挖掘鲥鱼的多种价值,包括营养和药用,并计划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携手合作。此举旨在促进鲥鱼保健食品、医美产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开发,持续增强产业的经济效益。

若该规划得以顺利实施,鲥鱼产业的价值将显著增加,这对江阳区渔业乃至地区经济的促进具有深远影响。关于江阳区鲥鱼产业是否将成为渔业的新象征,您有何看法?欢迎读者们点赞并转发本文,同时期待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