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浦东与世界: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引领发展新机遇”这一主题。在活动中,众多举措和发展机遇得到了集中展示,凸显了浦东在引领作用中的关键地位。此次论坛在国际贸易交流合作领域树立了明显的标杆。
朱芝松致辞点明浦东引领意义
朱芝松在致辞中提及,一场以“共享机遇,共赢未来”为主题的推介会即将举行,该活动旨在展示浦东新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锋和高端开放窗口的形象。这一活动彰显了浦东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领导角色。他特别指出,需强化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步伐,浦东新区正积极扩大开放、合作与共赢的领域,这一行动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其核心目标是凸显浦东在国际经济版图中的影响力,并推动其他地区的共同发展。
浦东新区,地处上海核心,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朱芝松的发言凸显了浦东在新时代肩负更艰巨使命的坚定意志,同时也为浦东在深化开放、推动创新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期待。
吴金城主旨推介浦东新措施
吴金城在主旨推介环节强调,浦东正加速推进国际交流自由化。浦东国际机场作为每年接待旅客量超过5500万人次的关键枢纽,其作用不可忽视。今年,新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的启用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被视为促进这一进程的重要举措。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坐落于浦东国际机场周边,预计将在来年迎来正式启用。届时,将为外国游客提供便捷的签证服务。此举措显著促进了企业跨境交流的需求,尤其在商务洽谈、会展以及国际培训等环节,大幅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借助这些策略,浦东有望跃上国际舞台,并持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浦东将深化全面改革
浦东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潜力。依托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该区域正努力发掘自身优势,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措施。尤其是,浦东正紧密贴合企业需求,迎难而上,致力于实现创新突破。同时,面对现代企业所遭遇的诸多挑战,浦东正全面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改革系统集成工作。
制度创新为我国企业构筑了坚实的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与业务创新基础。此类改革举措成功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潜力,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全球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浦东的改革举措致力于为企业营造一个更为优越的成长氛围。
制度型开放推动要素聚集流通
浦东正积极推动制度性开放进程,目标在于深化与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融合。在国际贸易体系中,高级别的经贸规则对接对于提升该区域的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此举措有助于在区域内实现资金、技术、商品、人才、数据等关键资源的有效集聚和流通。
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持续增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通往全球市场的便捷通道,助力其海外业务的扩张,并获得了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支持。这一要素的广泛流动,不仅使浦东成为国际资本的聚焦地,同时也显著提升了国内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
优化综合环境吸引企业人才
浦东的发展关键在于优化整体环境。此策略旨在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三大领域的深度结合,形成高效循环系统,从而提高经济体系的运行效能。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连接,推动大、中、小企业的合作发展,尤其在高端制造、金融等关键领域,力求实现资源整合和科技创新。
我们致力于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不懈努力,旨在为顶尖企业和杰出人才开辟更宽广的发展天地。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一流企业和人才的关键因素,浦东在此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其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适宜企业茁壮成长和人才创新活力的区域。
浦东多区域提供广阔投资空间
浦东新区正加速推进多个特色区域的开发与建设。其中,占地7平方公里的东方枢纽中心区域备受关注,其核心区域0.88平方公里被规划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此外,占地2.77平方公里的迪士尼“东方乐城”亦在建设中。同时,“金色中环”的开发规模达2400万平方米。此外,滨江互联网产业集聚区覆盖面积达90万平方米。
这些区域涉及高端制造、金融、信息服务、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的投资选择。投资者可依据自身行业特点与未来规划,在这些区域中挑选适宜的投资项目。此举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浦东的经济发展,同时加快其国际化进程。
近期,浦东颁布了一系列新政策。各界人士对此有何看法?其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可能引发的连锁效应备受关注。敬请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