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项政策,该政策引起了冰雪行业的广泛关注。该政策名为《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于当日对外公布。该意见包含8个方面,共计24条具体举措,对于推动冰雪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政策对冰雪运动与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动指南。这些新政策的推出,与当前冰雪产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该《意见》明确了分阶段设立的目标,这构成了其显著特点之一。预计到2027年及2030年,冰雪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将分别实现既定目标。此举为冰雪产业从业者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有助于更有效地引导资本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不同阶段的明确目标

李静副局长透露,国家体育总局计划至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将得到显著改善,服务质量将大幅提高,冰雪运动将得到广泛推广,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这一预测数据揭示了冰雪经济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届时,更丰富的场地资源和更优质的服务有望吸引更多公众投身于冰雪运动之中。

截至2030年,目标将进一步提升,实现冰雪经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冰雪消费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新动力,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这一变化预示着冰雪经济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自今起至2030年,冰雪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均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意见发布!冰雪经济规模将达 1.5 万亿元,你准备好了吗?  第1张

政策着重解决发展痛点

李静指出,《意见》具有高度针对性。该文件发布于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旨在解决冰雪运动及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它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打击关键痛点。比如,冰雪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境,同时场地限制也是一大挑战。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该政策通过激发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精简信贷流程,以及推动上市企业再融资等措施,显著优化了冰雪企业的金融环境。同时,在场地保障方面,从对赛事风险的科学评估,到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场地供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均旨在改善当前状况。

赛事运营管理优化

《意见》强调,在赛事活动管理中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并对安全管理进行优化。此举措旨在确保赛事筹备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序性。各冰雪赛事的举办方需依据评估结果,全面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票务供应量得到显著提升,确保更多观众得以亲临现场目睹赛事风采。此举旨在满足公众对冰雪运动观赏需求的持续增长,有效提升公众对冰雪赛事的关注度,并激发公众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

教育支持冰雪产业发展

依托高等教育机构设立冰雪运动学院,成为人才培养领域的一大创新举措。此类学院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为冰雪运动专业人才搭建了系统化学习与研究的优质平台。

此举支持符合条件的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并建设实训基地,旨在为冰雪产业输送各类人才,涵盖运动员、管理人员以及各类技术人员。这一战略举措有助于冰雪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该领域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

土地政策助力冰雪经济

《意见》针对土地利用问题,明确将冰雪经济所需用地纳入规划管理体系。同时,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对冰雪项目用地需求给予了特别保障。

冰雪场地建设在土地资源方面面临的瓶颈问题得以缓解,从而能够新增更多场地。这些新增场地将有效满足公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场地需求。此举将进一步点燃公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动冰雪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读者朋友们,您们如何看待这份《意见》对当地冰雪经济可能引发的变革?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