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县某企业引入的机械化小米分拣技术,正逐步成为助力当地农业进步的一大亮点。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对农户,也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机器分拣小米保障品质
凉城县志瑞农业有限公司采用机器对小米进行分拣,这一操作流程极为高效。自2023年公司投入运营以来,车间内的脱粒机、碾米机等设备均按序高效运转。工人们只需将谷子投入机器,按下开关,碾米、抛光等工序便迅速完成。这一严格的生产流程确保了小米的品质,从中精选出粒粒金黄、品质上乘的小米。公司每日可加工超过60吨小米,这种高效率正是机器分拣的优势所在。此外,2022年公司收购的谷子总量超过4000吨,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机器分拣在大规模加工方面的强大能力。
机器分拣小米标志着产品标准的提升。在当前市场需求的背景下,标准化产品有利于拓宽销售渠道。凉城县志瑞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机器分拣小米,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因此在该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此举也为该公司今后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本土资源的加工
凉城县设有占地6万亩的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志瑞农业有限公司以当地优质小米原粮为基础,开启了产品加工的征程。该公司的产品原料直接来源于这片肥沃的土地。岱海镇五苏木村粮食资源丰富,大批装满谷子的大型卡车和三轮车有序地驶往公司,进行过磅和卸货。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原材料供应充足的现状。
凉城县产的小米原料品质上乘,为加工提供了优质的资源。该公司在粮食加工与销售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助力凉城特色农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其发展根基深植于当地自然资源,所创立的“凉城旱粮”公用品牌凸显地域特色,彰显了地方农业的独特魅力。
解决农户卖粮难问题
凉城县周边农户曾遭遇粮食销售难题。志瑞农业有限公司的诞生犹如一场及时雨。公司以当地小米为原料,主动收购谷粮,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此前,农户常为粮食销售渠道担忧,忧虑粮食积压无法变现。
目前,公司已购入谷子,据透露,2022年的收购量已超过4000吨。这一数字充分展现了公司在积极吸纳当地粮食资源方面的决心。此举打破了以往农户粮食难卖的困境,有效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对促进当地农业的稳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增加就业机会
在志瑞农业有限公司,当地村民发现了就业的契机。例如,66岁的赵平宝原本仅靠打零工维生,收入微薄且不稳定。然而,自从在志瑞农业公司工作后,他每月的收入便增至5000元以上。此类情况并非少数。志瑞农业有限公司已雇佣周边超过10名村民至工厂从事劳动。
目前,公司的发展持续推进,不仅已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难题,而且其二期工程的启动将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这对于当地剩余劳动力而言,无疑是个喜讯。这一连串措施预计将显著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激发当地消费能力的增长。
企业与村集体的合作</和>
凉城公司采纳了村企合作的方式。在此合作模式下,企业与村集体均实现了利益共享。村集体因而获得了每年10万元的收益。这一模式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在村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成长促进了村集体收入的提升。
在村企合作这一模式中,村集体贡献土地等资源以提供支持,而企业则通过其经营活动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此类合作模式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参考。
未来展望二期工程
志瑞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瑞明透露,公司二期工程已正式开工。该工程专注于小米的深加工,致力于生产熟食产品。工程投产后,预计将新增大量就业岗位。这一进展对当地劳动力市场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迹象。
随着深加工项目的投入运行,公司生产链条有望进一步拓展,产品附加值亦将提升。据此推断,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志瑞农业公司对推动当地乡村发展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对此,我们不禁对志瑞农业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竣工后的长期效益充满好奇。我们期待读者在评论区分享观点,并给予文章点赞、转发,以吸引更多目光关注凉城县农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