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海传来重大新闻,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正式发布了《世界开放报告2024》。该报告内含诸多备受瞩目的内容。

中国开放成果显著

近年来,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取得的成就显著。自2008年至2023年,我国的开放指数从0.6789增长至0.7596,增幅达11.89%,这一成绩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2023年,在全球129个经济体中,我国的开放指数位列第38位,较2022年上升了一位。这一变化充分说明,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积极且明显的成效,不断向世界展示我国经济开放的积极态势,并在全球开放格局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离不开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观察中国众多城市的发展态势,沿海城市如深圳和上海等,因地处要塞且政策扶持有力,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这些城市的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长,成为展示中国对外开放成就的典范。这一现象亦促使中国在全球合作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2024年报告新视角

本次报告呈现出新的关注焦点。曲维玺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度的报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全面回顾,而2024年的报告则聚焦于从改革的角度对中国开放经验的归纳总结。这种调整是基于我国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所进行的。

审视历史,中国于各个发展阶段均以开放策略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并实现与世界的互利共赢。尤其在制造业领域,中国通过引入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持续优化企业运营模式和生产技术,成功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这正是开放推动改革与发展的生动例证。

世界开放指数下降

2023年,世界开放指数较上年下降了0.12%,较2019年同期下降0.38%,与2008年相比降幅高达5.43%。这一数据显示,全球开放趋势正显现出明显的震荡与收缩。多方面因素,包括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矛盾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等,共同作用于全球开放格局。

一些西方国家实施了贸易保护措施,通过提升关税壁垒相互限制贸易流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遭遇更多限制,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发展遭遇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这些情况对全球贸易的开放进程产生了负面影响。

世界开放新情况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全球开放趋势依旧展现出积极的动向。张宇燕指出,在“数字”领域,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全球数据市场平台的交易量实现了23.2%的同比增长,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增长,并推动了信息和资源的快速流通及共享。

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绿色”领域实现了近50%的增长,这一数据凸显了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正在上升。众多国家正积极寻求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同时,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5万亿美元,其增长速度远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开放性成为新的增长点,并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

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挑战与机遇

乌加兹·埃斯特拉达指出,报告显示数字化与能源转型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特别是在数字领域,一些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可能面临追赶数字化步伐的挑战。这些挑战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人才的培育等多个方面。

全球范围内,这一现象也为工业进步及国际合作拓展了新的路径。以新兴电商企业为例,它们依托数字平台,得以快速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升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竞争力,还在国际贸易中崭露头角,成为一股新生力量。

全球价值链大局未变

报告显示,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全球价值链总体上依旧呈现增长态势。2022年,全球出口的境外增值率攀升至24%,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并未发生改变。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分配,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依然保持紧密。

以电子产业为例,其产业链从原材料采集至最终产品组装,分布在全球多个地区,充分展现了全球价值链的典型特征。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波动,但整体上,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依然保持稳定。

《世界开放报告2024》揭示了多元的发展态势,中国在全球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全球开放格局既面临挑战,亦蕴藏机遇。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将如何演变?我们期待您的见解,欢迎踊跃评论和互动。同时,也诚挚邀请您点赞并分享本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