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海新场古镇举办了首届“江海之间”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研讨会,这一事件标志着古镇发展迎来了新的活力。新场古镇作为上海申遗的唯一代表,与周边城市的古镇共同角逐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这一举措旨在共同展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新场古镇基本情况
新场古镇位于国际大都市的边缘,享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这座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建镇历史可追溯至千年之前。其占地面积约为1.48平方公里。古镇内保存了众多古建筑,其中包括约15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以及98处历史建筑、98处古仪门、2000米长的老街和1200米明清时期的石驳岸。此外,该地区共有59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古镇还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浦东派琵琶、锣鼓书、江南丝竹等。目前,这里居住着约1.4万名居民,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古镇,同时也是原住民们的家园。
新场古镇的历史文脉并非仅靠数量堆砌,其内涵深厚。每一座古建筑、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含着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些多元元素,共同构成了新场独特的文化基础。
新场古镇申遗历程
2019年,新场古镇作为上海市申遗的候选地,与江浙地区其他古镇并肩,共同提交了“江南水乡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此申请已被国家文物局收录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自那时以来,新场古镇在申遗征途上保持稳健步伐,持续向前发展。
新场古镇申遗的行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于古镇本身而言,这标志着其向世界展示自我的重要步骤,有助于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从更广泛的角度审视,此举亦有助于江南水乡古镇文化的广泛传播,让全世界的观众有机会欣赏到江南水乡古镇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新场古镇申遗工作系统工程
新场古镇申遗工作是一项涉及众多单位和繁重任务的复杂系统工程。为应对这一挑战,浦东地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顶层设计方面,强化了力量配置,构筑了高效的申遗工作推进机制。具体而言,设立了健全的新场古镇申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在具体工作推进中,浦东展现了细致的规划布局。该区域坚持项目导向,遵循任务清单,高效推进实施。通过加强城市更新措施,古镇风貌和品质得到显著提升,空间更新同步优化了古镇形象,并促进了业态的升级。在此过程中,浦东还注重注入文化活力,确保历史文脉得以连贯传承。
古镇申遗推进下的新区举措
申遗工作正深入推进,浦东地区不断强化保护措施。11月5日,浦东新区古镇保护发展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囊括了新场古镇、高桥老街、川沙中市街、三林老街等八个重要历史文化风貌区,标志着统一保护与发展的新纪元开启。联盟旨在打造一个覆盖整个区域的古镇保护品牌体系。
此举标志着浦东地区古镇保护工作将结束分散管理的状态,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进步,浦东古镇的文化资源将实现更优化的分配。此举将显著提升古镇保护工作的成效。
新场古镇独特申遗文化内涵
在推进新场申遗工作的过程中,浦东地区致力于新空间开发、新内容创新及新运营模式的探索,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新场馆,其中包括新场盐文化馆和浦东派琵琶馆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场盐文化馆的落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馆集中展示了独特的“海滨古盐文化”,在申遗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该文化特色与众多申遗古镇的文化特色相互补充,不仅丰富了“江南水乡”申遗的核心文化理念,而且拓宽了其文化内涵的范畴。这一举措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江南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无疑为历史增添了新的厚重感。
关于新场申遗的未来展望
新场古镇的申遗工作正稳步进行。浦东地区正计划对申遗任务清单进行修订和优化。同时,积极推动国内文化旅游行业领军企业项目在此落地,旨在提高本地文物保护水平。此外,还将强化申遗的智力支持,并努力打造古镇保护的品牌体系。
新场古镇申遗的进展备受关注,其前景究竟如何?读者们对此有何期待?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读者参与到评论和交流中来。同时,我们也期待着读者们能够为这篇文章点赞,并积极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