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进博会于11月5日盛大开幕,吸引了广泛关注。其中,新闻中心的“上海非遗客厅”成为一大亮点。众多独具特色的非遗作品在此展出,包括用麦秆制作的上海市花白玉兰,以及以皮革为材料制作的玉兰花发簪。

上海非遗客厅新亮点

上海进博会新闻中心的“上海非遗客厅”每年都呈现新的内容。今年的主题是“上海会客厅,非遗新体验”,融合了静态展览与互动交流的形式。非遗文创产品在此得以展示与销售。精选的国家级和市级48个项目,共计80件(套)非遗作品,静态展示让参观者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卓越与海派非遗保护及应用的成效。此举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了新的展示舞台。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出新,80 件(套)非遗作品等你来赏  第1张

进博会面向全球开放,作为这一国际平台,众多国内外人士得以一睹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此举有助于提升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推广。通过展示与销售相结合的方式,非遗文化得以深入民众日常生活。

多样非遗作品呈现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出新,80 件(套)非遗作品等你来赏  第2张

在本届进博会的上海非遗客厅中,各式精品佳作琳琅满目。其中,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敦煌X故宫文化限量联名款迭花流金中阮》引人注目,海派葫芦艺术雕刻技艺的《九龙呈祥》亦颇具特色。此外,传统美食领域的老乡斋茶点制作技艺的《蝴蝶酥糕点双拼礼盒》以及闻万泰酱菜制作技艺同样备受瞩目。这些作品不仅涉及艺术领域,还涵盖了传统美食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上海非遗的丰富多样性。

上海非遗作品种类繁多,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彰显了上海在文化传承领域的强大实力。众多非遗技艺相互融合,共同构筑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非遗画卷。无论是欣赏其艺术之美,还是体验美食文化,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韵味。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出新,80 件(套)非遗作品等你来赏  第3张

金山麦秆画的魅力

金山麦秆画技艺,作为我国特色工艺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幅麦秆画需经过蒸、煮、浸、剖、刮、碾、贴、剪、烫等十余道繁琐工序精心制作。《“麦”韵玉兰》作品灵感源自上海的白玉兰,巧妙融合了麦秆的自然属性,并吸纳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出新,80 件(套)非遗作品等你来赏  第4张

《“麦”韵玉兰》麦秆画不仅保留了麦秆本身的光泽和质感,而且造型栩栩如生。其风格细腻典雅,立体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现了工匠精湛的技艺。

皮雕玉兰花发簪

《玉兰花发簪》这款皮雕作品在展览中独树一帜。其设计灵感源自玉兰花,皮雕艺术家巧妙运用独到技艺,将玉兰花的优雅形态细腻地刻画在皮革之上。该作品的问世,不仅是一件饰品,更是皮雕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生动见证。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出新,80 件(套)非遗作品等你来赏  第5张

玉兰花发簪在皮雕制作工艺上与普通发簪存在显著差异。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选材与制作工艺上。采用皮革而非传统材料,经过精细雕刻,玉兰花的风韵得以完美再现,并蕴含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出新,80 件(套)非遗作品等你来赏  第6张

特色酱菜背后的文化

闻万泰酱菜制作技艺,作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历经传承,其独特的传统制作工艺赋予了酱菜鲜、香、脆、嫩的风味。此技艺的传承,使得张堰古镇的声誉逐渐广为人知。

酱菜,虽看似普通食品,实则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蕴含着传承者的智慧和匠心。每一口酱菜的滋味,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同时也散发着上海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

互动项目的意义

上海进博会的非遗客厅不仅静态展示作品,更设有众多互动环节。其中,设有七个中医药互动项目,涵盖针灸伤科疗法、海派膏方文化等内容;同时,还有八个传统工艺互动项目,包括鸟哨制作、漆器工艺、羽毛镶嵌等技艺。这些项目让参观者得以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上海非遗客厅出新,80 件(套)非遗作品等你来赏  第7张

设置互动项目提升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认知。参与者不仅得以观赏和品鉴非遗作品,更能在实践体验中领略非遗技艺的独到魅力。此举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更为深远的促进作用。

在进博会的广阔舞台上,我们见证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硕成果。这样的展览是否已足够满足各类非遗文化的推广与传承需求?让我们共同探讨,欢迎留下您的观点。如若您觉得文章有价值,不妨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