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欣赏花朵、享受音乐无疑是一段令人愉悦的经历。殷行街道戏曲文化节盛大开幕,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内容繁多的文化盛宴。其中,不乏引人瞩目的亮点,值得特别关注。
戏曲文化节开幕
2024年,"人民城市·殷行有戏"戏曲文化节在民星公园盛大开幕。民星公园位于殷行街道区域内,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和当地居民。这一活动的举办,标志着殷行街道在文化建设领域持续探索的成果。街道长期致力于打造文化品牌,尤其是这一戏曲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两届,每次都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本届戏曲文化节再次引发热潮,一系列活动背后,彰显了对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深切关怀。
民星公园,作为戏曲文化节的主办场地,一直以来都是周边居民休闲放松的热门选择。戏曲文化节的圆满举办,为公园注入了丰富的文化氛围。公园的优越地理位置,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参与活动,这一优势对于推动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主题活动丰富
本次戏曲文化节通过“焕彩梨园”戏曲文艺汇演、“戏韵流芳”传统戏曲讲习堂、“殷行杯”首届戏曲票友大赛以及“满园梨香”戏曲文化市集等四大主题活动,呈现了一系列精彩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还致力于提升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在上海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殷行街道推出的这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
各项主题活动均紧密围绕戏曲文化展开,包括汇演、讲习堂、大赛和市集等多种形式。在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及戏曲兴趣程度的居民需求。例如,戏曲讲座为戏曲初学者或希望深入了解戏曲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首届戏曲票友大赛则为戏曲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
汇演率先登场
昨日,“焕彩梨园”戏曲节目文艺汇演盛大启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众多知名演员加盟,其中不乏上海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严庆谷、郝杰,国家二级演员胡静、毕玺玺、于同辉,还有新晋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的潘梓健。他们作为京剧表演艺术的佼佼者与青年才俊,合力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他们的演出剧目充满了经典色彩,涵盖了《三岔口》、《悟空降妖》、《空城计》等经典作品,以及京剧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舞台上,演员们各展所长,无论是诸葛孔明的羽扇纶巾,还是悟空的威武形象,均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席中,掌声此起彼伏,演员们精湛的戏曲功底和悠扬的唱腔深深吸引了观众。
沪剧精彩呈现
在戏曲文化节上,沪剧团队演绎的《罗汉钱》以其独特风格脱颖而出。作为现代沪剧的杰出代表,此剧深受观众喜爱已久。演出团队技艺高超,对角色的塑造生动而传神。
在表演环节,经典唱段如“燕燕做媒”和“回忆”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些唱段承载了老一辈观众儿时的回忆和温馨,充分展现了沪剧“申城之音”独特的艺术魅力。由此观之,当地在文化建设中,对本土优秀剧种的内涵挖掘相当深入。
群文团队展示
在殷行街道举办的“百姓大舞台”文明生活秀活动中,群文团队登台献技。该团队由街道居民组成。他们的表演充满情感,旋律优美,深情的演绎赢得了观众对殷行街道居民风采的赞誉。
他们的表演洋溢着老上海特有的韵味。即便在众多专业剧团中同台竞技,也毫不逊色。这一举措不仅为戏曲文化节增添了丰富的表演内容,同时也展现了殷行街道居民对文化生活的积极参与,凸显了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参与之间的良性互动。
文化市集特色
活动现场,一场以“戏曲结合非遗”为主题的戏曲文化市集——“满园梨香”正在举办。众多社区居民被其魅力所吸引,络绎不绝地前来观看。殷行街道的非遗面塑与瓷器彩绘展览令人眼界为之一阔。同时,糖画、绒花、草编、剪纸等各式各样的精美非遗作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
该市集模式成功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艺术进行了巧妙结合。这种传统艺术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展现出显著的开创性价值。社区居民在轻松愉快的市集活动中,得以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也标志着社区文化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尝试。
本届戏曲文化节持续一周,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邀群众观、请群众演、让群众乐”等众多文化盛宴。这一活动对于塑造“戏曲公园”特色文化品牌具有深远影响。此举有力地推动了社区文化的繁荣,为杨浦的文化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出疑问:您所在的社区是否也能享受到这样丰富的文化活动?我们热切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