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一场京剧盛宴拉开帷幕。首届“余三胜杯”中国京剧票友大会正式启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票友共襄盛举。此次活动的最大特色,便是京剧与罗田县的深厚渊源紧密相连。

首届余三胜杯中国京剧票友大会开幕,罗田元素闪耀京剧舞台  第1张

京剧宗师与罗田渊源

罗田,京剧鼻祖余三胜的故乡。在京剧历史中,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被誉为“老生三杰”。余三胜的孙辈余叔岩创立了“余派”老生,是京剧的重要流派。罗田的三代京剧艺术家,对国粹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罗田的方言对京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独特的地方语音被巧妙地融入了京剧台词。这种深厚的渊源,彰显了一个地方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京剧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这般规模,正是得益于这样独特的地域文化基石。

余三胜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而一个家族三代均投身于京剧艺术,其深厚底蕴可见一斑,这充分展示了罗田地区在京剧领域的强大实力。罗田余氏三代对京剧艺术的贡献,无疑是罗田文化生命力在京剧领域最具说服力的体现。

大会评委阵营强大

本次票友大会的评委阵容备受关注。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袁慧琴出任评委会主任。评委成员阵容强大,包括谭孝曾、阎桂祥、康秉钧、张慧芳、凌珂、万晓慧、张正贵等众多知名艺术家。这支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评委团队,为票友大会的专业性和公正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评委们依次展现着京剧行业的多样标准和观点。他们既包括国家京剧院的成员,亦涵盖其他专业院团的专家。他们的参与确保了京剧各流派风格及不同表演形式在评判中均有专业解读。此举使得各地的戏迷朋友得以在普遍认可的规则体系下参与比赛和竞技。

参演艺术家风采

首届余三胜杯中国京剧票友大会开幕,罗田元素闪耀京剧舞台  第2张

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极为精彩纷呈。国家京剧院的艺术总监袁慧琴,在《钓金龟》的选段中,以激昂的嗓音和出色的演技,生动地传达了剧中的情感。湖北省京剧院的万晓慧,在《状元媒》的选段中,以其深情而婉转的唱腔,赢得了观众如雷鸣般的掌声。大连京剧院的凌珂,在《捉放曹》的表演中,细腻的唱腔和丰富的韵味,同样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这些艺术家在舞台上通过他们的表演,为京剧舞台增色不少。在台下,众多票友和观众正目睹一场高水平的京剧经典剧目片段的精彩汇演。每位艺术家都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对人物情感的深度演绎,都展现出了各自的独特魅力。

首届余三胜杯中国京剧票友大会开幕,罗田元素闪耀京剧舞台  第3张

文化小剧特色节目

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的《不识·余三胜》和武汉歌舞剧院的《行云流水》《绽放》等节目均值得称赞。《不识·余三胜》生动描绘了余三胜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从罗田走向京剧巅峰的辉煌。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京剧与地方戏曲的融合之美,同时也凸显了罗田的文化底蕴

此类融合地方历史、京剧及其他艺术形式的节目,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欣赏体验,而且在传播罗田地方文化、推广京剧文化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艺术形式间的交融与碰撞,激发出独特的艺术火花。

珍贵捐赠见证传承

余福林,余叔岩的嫡孙,向罗田县捐赠了余三胜曾经使用的练功凳。该练功凳是余三胜从汉戏学徒成长为京剧鼻祖历程的见证。罗田县副县长刘晓宇代表当地接收了这份礼物,并承诺将以此为契机,增强对京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首届余三胜杯中国京剧票友大会开幕,罗田元素闪耀京剧舞台  第4张

练功凳作为一种文化实物,象征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其传递至今的文化信息不容忽视。罗田县对此持有积极态度,此举无疑对京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这种态度体现了对前辈京剧艺术家文化遗产的尊重和重视。

闭幕演出的期待

闭幕盛典将邀请部分选手登台献艺,与知名艺术家共同演绎。此举将为众多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舞台表演,创造难忘的观赏体验。

这一消息激起了票友们的期待之情,同时也为此次大会带来了后续的悬念与吸引力。票友们将有机会与知名艺术家进行交流与合作。然而,疑问随之而生:在闭幕盛典上,票友与艺术家之间将擦出怎样的京剧表演火花?我们期待着大家的点赞与分享,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首届余三胜杯中国京剧票友大会开幕,罗田元素闪耀京剧舞台  第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