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发布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提醒。羊胎盘虽然被一些人视为滋补佳品,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潜在的健康风险源。这种食物中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宛如一枚隐藏的“健康炸弹”,稍有不慎,就可能对食用者造成严重危害。

羊胎盘被视为滋补品

在部分人的观念中,羊胎盘被认为具有显著的滋补作用。众多人相信食用羊胎盘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羊胎盘神奇滋补效果的说法。然而,这些所谓的滋补效果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人们常常因对传统观念的盲目信任,而轻易将羊胎盘归类为滋补食品,这种行为实则显得不够理智。此外,市场上羊胎盘的来源多样,缺乏规范的监管和可追溯的安全标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众多人对羊胎盘的滋补功效仅限于传闻,实际上对于其对人体可能带来的实际益处知之甚少。若缺乏科学支撑而盲目追求滋补,无异于将自身健康置于缺乏保障的风险之中。

林阿姨的惨痛经历

广州的林阿姨成为了此类情况的典型。在11月3日,林阿姨在食用羊胎盘后,她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仅仅三个月后,林阿姨开始出现腰背部疼痛,而且这种疼痛持续加剧。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以至于她无法站立行走,只能卧床不起。由于持续的剧烈疼痛,她整夜无法入睡,生活充满了痛苦和折磨。

林阿姨为了寻求治疗,在多家医院间奔波。经诊断,她患有脊柱感染,然而初期未能确诊具体感染类型。鉴于林阿姨还患有尿毒症,这一复杂病情导致当地医院因治疗风险过高,不敢将她收治入院。入院时,林阿姨出现气喘、血压不稳等症状,严重感染合并发热,相关指标显示有感染性休克和心衰的迹象。此外,她还伴有多处关节疼痛和椎间隙严重滑脱,病情极其危急。

确诊布鲁氏菌脊柱炎

广东一女子吃羊胎盘进补,竟导致腰背部疼痛难忍无法下地行走  第1张

林阿姨的症状表现出严重的程度和复杂性,已非一般细菌感染所能解释。经过医生们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排除,并进行了细菌培养,最终检测结果显示为“马耳他布鲁氏菌”,据此确诊为布鲁氏菌脊柱炎。该病的发病机制是布鲁氏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脊柱,并在那里繁殖生长,导致脊柱感染。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常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症状,包括发热、脊柱局部疼痛,伴随寒战、头痛、多汗和乏力等全身性不适。这些症状在发病期间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且治疗过程复杂且困难重重。

布鲁氏菌病在广东的趋势

近年来,广东省布鲁氏菌病病例呈现上升趋势。该病菌主要通过接触携带病菌的动物进行传播。在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的病例中,多数病例源于羊类携带的病菌。羊胎盘是病羊体内病菌含量较高的部位之一。脊柱感染是布鲁氏菌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人体脊柱内血液供应充足且结构复杂,布鲁氏菌一旦通过血液传播至全身,便容易在脊柱部位定居。

在实际生活中,众多养殖从业者或相关职业人员在接触病畜或流产物时,往往忽视个人防护措施,这大大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同时,普通市民若缺乏防范意识,通过非正规途径购买肉类或食用未经检疫的肉类,同样面临感染疾病的潜在威胁。

布鲁氏菌病易被误诊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常易误导医生作出诊断。诸如发热、出汗、疲劳、关节疼痛等症状,往往会被误认为是上呼吸道感染。这种误诊可能导致病情延误,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加剧患者的健康状况恶化,并增加治愈的难度。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持有极其审慎的态度。他们需全面评估患者的接触史及各类症状,以防止误诊事件的发生。这对于提升布鲁氏菌病的准确诊断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预防布鲁氏菌病的措施

预防布鲁氏菌病及其脊柱感染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便是严格关注食品安全。首先,公众在购买牛羊肉产品时,务必通过官方认证的途径,以确保所购肉类已通过检疫。例如,在大型正规超市购物,能够享受到较为可靠的质量保障。

市民如偏好“现宰现串”烧烤,务必确保肉类彻底烤熟。同时,建议采用专用的公筷来夹取生肉,以防止与个人餐具混淆。此外,养殖户及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在接触病畜或处理废弃物时,必须采取适当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戴防护服、佩戴手套等防护装备。

日常生活中,布鲁氏菌病的感染途径有哪些常被忽略?敬请提出您的观点。此外,期待您将本文转发,以便让更多人从中受益。